“省官治市”:襄阳新纪元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襄阳的发展有波峰,有低谷,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作为全国三线军工重要布点城市的地位,使襄阳发展仍然可圈可点。
也因此,2003年襄阳市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成为湖北“一主两副”重大战略中的3个城市之一。
2011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一主两副”中心城市跨越式发展襄阳现场办公会,对襄阳加快发展提出建设“四个襄阳”,即: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的战略定位。
同年8月,中央、省委对襄阳领导体制作出重大调整,由省委常委兼任市委书记。
承载着复兴中心城市梦想的襄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当年九月,打造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主城区远期按照300平方公里至500平方公里的面积和300万至500万人口的规模进行规划控制,尽快建成200平方公里、承载200万人口的宜居宜业特大城市,在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被确定为未来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并被写入201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6月,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把“两个中心(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四个襄阳”建设纳入全省“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赋予襄阳新的历史使命。
2012年8月17号,省委书记李鸿忠主持召开省委常委 (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加快推进襄阳跨越式发展,表示将全力支持以东津新区为平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区。
今年初,打造“两个中心,四个襄阳”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
复兴襄阳中心城市梦,既是襄阳人的梦想,也是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重托。
复兴大襄阳:襄阳迅速出击
为了复兴襄阳中心城市梦,襄阳决策者迅速布局谋篇:
以顶层设计为引领,谋划襄阳科学发展新蓝图。去年,先后投入近8000万元巨资,聘请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等国内外一流专家,分别编制“四个襄阳”战略发展规划、11个新区规划和34个专项规划,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个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同时,面向全市3500多名科级干部、1600多县处级干部和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泛征求意见,使规划成为凝聚襄阳人智慧与共识的新蓝图。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评价说:“襄阳现在的的规划在全省是最好的,在全国是领先的。”按照规划,东津新区建设迅速启动:10大中心面向国际招标,34.6平方公里起步区“三纵五横”路网建设全面启动,100万平方米的还建小区开工建设,与战略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签订315亿元的合作开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