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发布会现场

  11月1日,第四届武汉设计双年展新闻发布会在江岸区召开,市委宣传部,市政府重点办、市城建委、市外办、市文化局、市国土规划局、中国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联盟负责人;双年展策展代表、设计行业代表、武汉申都民间使团代表;以及各大新闻媒体参会。会上市建委副主任汪普查介绍了武汉成功申报设计之都的有关情况以及第四届武汉设计双年展活动有关情况。

  据悉,北京时间11月1日凌晨零时30分,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武汉市正式入选2017年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武汉这次成功入选,成为中国继深圳、上海、北京之后的第四个“设计之都”,也是中国内陆的第一个“设计之都”。这是武汉市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成果,也是向不久前胜利闭幕的十九大的一份献礼。同时,这也是武汉市最新获得的一张国际性的“城市名片”,“含金量”很高。

  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武汉申都的过程和结果,就是对上述精神的重要实践。

  “设计之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英文缩写UNESCO)推出的一个项目。2004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70届执行局会议成立了创意城市网络(Creative Cities Network),旨在致力于发挥全球创意产业对经济和社会的推动作用,促进世界各城市之间在创意产业发展、专业知识培训、知识共享和建立创意产品国际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分为“文学之都”、“电影之都”、“音乐之都”、“设计之都”、“媒体艺术之都”、“民间艺术之都”、“烹饪美食之都”7个领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创意城市网络代表文化和创意对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为此,武汉市结合自身实际,将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创意城市网络的交流合作,作为全市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强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突破口,作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的重要举措,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动员各方面力量,全力持续推进。

  在本次评选之前,全球共有116个城市加入了创意城市网络,其中22个城市加入了“设计之都”(UNESCO City of Design):欧洲9个、美洲5个、亚洲8个(包括中国北京、上海、深圳)。

  今年,全球共有巴西巴西利亚、南非开普敦、阿联酋迪拜、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墨西哥墨西哥城、乌干达恩德培、澳大利亚季隆、丹麦科灵、比利时科特赖克、拉脱维亚库尔迪加、西班牙蓬特韦德拉以及中国武汉共12个城市,于今年6月16日前按申报程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交报告,申请加入“设计之都”,应该说,城市之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于7月上旬进行了资料初审,从8月25日开始,上述12城市作为候选城市,由现有22个设计之都城市、NGO组织、独立专家对其启动评审工作,于10月底前完成并公布评选结果,武汉成功入选。

  武汉申都成果来之不易。2009年,武汉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打造工程设计之都的工作目标,并先后被列入武汉市“文化五城”中的“创意设计之城”建设以及“现代服务业升级计划”之中。作为这项工作的责任单位之一,在市委宣传部的统一领导下,市城建委为了做大做强工程设计产业,制定了《武汉工程设计产业十二五规划》和《武汉打造工程设计之都战略规划》,成立了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联盟,并紧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抱团出海,逐步形成和提升了以综合设计为核心的产业竞争力。同时,成功举办了三届武汉设计双年展,实现文化创意与设计产业的深度融合,树立了这一城市文化新品牌。几年来,实现了工程设计产业“1111”行动计划,即新增行业大师10人,新增创新性设计企业100家,工程设计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新增中高级技术人才10000人。这些都为武汉申报设计之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5年,我市正式成立了市设计之都申报工作领导小组,2016年,万勇市长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要“壮大工程设计产业,申报世界设计之都”,申报工作全面启动。借天时地利人和,充分发挥武汉优势,认真学习申报规则,历时两年,一鼓作气,首次申报,取得成功。

  一是应“天时”。武汉是一座历史悠久、传承光荣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未来之城。中央要求,在长江流域,武汉要成为长江经济带的脊梁;在中部地区,武汉要成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在全国,武汉要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武汉作为中国老工业城市和中部城市的代表,也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和重视。武汉申报设计之都工作一直在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之下,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一新多次给予重要指示;万勇市长亲自到国家教育部及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拜访相关领导,表达武汉申报设计之都的决心;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李述永部长主持领导小组会议布置工作任务,并率团出访“设计之都”城市;刘英姿副市长每周召开工作会议,持续研究布置申都工作,今年6月亲自拜访教科文总部;汪祥旺副市长多次专题研究并指示。由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武汉的申报工作得到了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的悉心指导,得到了北京、上海、深圳等我国“设计之都”城市的鼎立支持,也争取到了国际“设计之都”城市的理解与帮助。

  二是顺“地利”。武汉位于中国的中部,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城市面临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中国已有的“设计之都”都是一线城市,在中国的中部布局设计之都,是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的全局考虑,旨在通过武汉的城市转型发展,为全世界老工业基地的城市转型提供参考,并向世界推广。

  三是重“人和”。武汉申报设计之都工作得到了武汉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在市设计之都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外办、市城建委等部门通力协作,组成工作团队,为了完成申报工作,认真制定了申报工作方案、对外交流方案,将每一项工作形成任务清单,按照时间节点,布置、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申报团队被“设计之都”城市认为是工作最努力、待人最真诚、参与活动最积极的工作团队,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恩吉达先生、文化助理总干事班德明先生给予了高度评价。

  申都不是最终目的,申都本身是城市不断国际化的过程,加入创意城市网络,应该是新的起点。下一步,将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完善顶层推进机制。我市将加强创意设计行业的整体发展和战略协调,同时,保持和加强与教科文秘书处、中国全委会、设计之都城市的工作联系,组织实施创意设计行动计划,组织开展各项对外交流合作。将以“创意设计实现老城新生”为主题,制定一个涵盖全媒体的工作计划,推介UNESCO的使命和目标,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创意城市建设中来。

  二是整合各类设计资源。推动武汉的工程设计、历史建筑、工业设计、动漫设计、服装设计、美术设计等多门类融合发展,加强大学生、青少年设计教育培养。建设一批示范性创意社区、创意城市示范区,让设计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贴近市民,融入到城市建设之中,形成多样化的经验并推广。促进市民互动参与,加强市民与设计师的互动,举办市民创意设计大赛。

  三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武汉设计双年展品质,与UCCN成员合作,共同开展多种设计活动。加强政府与大学、企业、NGO的合作,支持一大批文化创意和设计领域的青年人才参与国内外高水平交流,获得更多优质资源和发展机遇。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资助计划,发掘和提供吸纳青年人和女性参与的创意设计就业岗位,孵化更多创意设计的小微企业。

  武汉设计双年展活动旨在促进文化艺术与设计行业的深度融合,树立城市文化新品牌,同时也是申报“设计之都”的一个重要内容。首届双年展于2011年11月举行,截止目前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

  第四届武汉设计双年展将于2017年11月11日到11月24日在武汉举行。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中国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联盟承办,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为指导单位,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和中国建筑学会作为支持单位。

  (一)展览主题和展区安排

  本届武汉设计双年展主题为:“设计明天”(DESIGN FUTURE),这是武汉申报“设计之都”的主题“老城新生”的延续和发展。旨在展示各门类设计的相互融合,创意设计活动与城市文化、经济、社会、生活、环境的相互渗透,提升城市生活新品质,培育城市新生代,让老城市不断焕发出新活力。

  本届展会以“交流”、“融合”、“愿景”为宗旨,充分展现武汉城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的发展成就。展览场馆采取“2+N”模式。主场馆分别是经开区南太子湖创新谷美术馆展区和武昌区昙华林展区。其他活动和展区为分展场,包括青岛路平和打包厂、中南建筑设计院科研设计中心大楼、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科技大楼、武汉建设大厦、武汉美术馆等。本次双年展开幕式将于2017年11月11日上午10点在南太子湖创新谷美术馆展区举行。

  (二)主要内容

  本届双年展由设计展、论坛活动和综合活动三个部分组成,所有活动使用双年展的统一视觉识别(VI)体系。其中设计展是武汉设计双年展的核心,将使用虚拟现实技术(VR)、多媒体艺术、动漫游戏、服装展览、图纸、模型、影像、绘画等多种方式,展现设计与城市的相互交融。我们将组织30场展览,主要包括“设计之都”城市作品展、:“长江主轴专题展”、“百年亮点”长江主轴优秀摄影作品展、“童画长江主轴”展、武汉工程设计“一带一路”摄影展等。

  本届双年展还将同步开展系列论坛活动,为各设计单位、高等院校和各相关企业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让跨地区、跨文化的设计业者交流观点,碰撞智慧。主要包括武汉停车设施规划设计创新论坛、城市设计与公共生活论坛、2017中国设计师协会民营设计企业分会第三届四次理事会暨民营设计企业发展论坛、青年设计师先锋论坛设计——青年说、创新技术论坛—可持续发展建筑、大师讲堂(系列论坛)等。

  (三)主要特点

  较之以往,本届双年展突出体现三大特点:

  一是从单一走向全面。本届双年展将突出展示和宣传武汉的“大设计”体系,实现主体多元化,吸引更多设计主体及门类参与。本次展会首次实现多种计门类的集中展示,武汉的工程设计、历史建筑、工业设计、动漫设计、服装设计、摄影作品、美术家作品、大学生设计作品、青少年儿童设计作品将联袂展出。

  二是从武汉走向全球。本届双年展将更加开放化、国际化,邀请了全球“设计之都”网络城市及国内众多城市参展,举办国际、国内高峰论坛,加强武汉与国际城市、国内其他城市的交流沟通。展会国际化更加突出,引入了荷兰滨水邀请展,法国圣埃蒂安设计展、佛罗伦萨设计周获奖作品展——全国巡展武汉站,中国设计红星奖展。

  三是从政府走向民间。本届双年展还将逐步探索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办展的活动模式,丰富展会内容,进一步挖掘双年展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扩大影响力。将首次利用“武汉设计之都”自媒体矩阵宣传双年展活动,通过多种自媒体平台多角度讲述武汉设计故事,与广大市民展开深入互动,分享设计理念。本届双年展强调设计对人、对生态的关注,坚持设计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及社会的发展相统一,以设计促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共建我们的美丽家园。展会聚焦武汉“三城一心”,展示武汉“长江之心”的美好未来。此外,本届双年展还将继续邀请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开展“五大城市地标评选”和“十大工程设计评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