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百万大学生的江城,近年来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但选择留汉就业的学生数量却在下降。为此,武汉市决定今年启动“大学生留汉工程”,重点吸纳优秀大学生人才,争取每年新增留汉大学生10万人。
本报记者王荣海 谢玲 通讯员彭燕娥 王克非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有699万人,创历史新高,被称2009年以来就业形势最严峻一年。湖北省今年有约40万名高校毕业生,预计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约28万。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武汉启动大学生“留汉工程”,吸引大学生在汉就业、创业。武汉市《关于进一步鼓励高校毕业生在汉创新创业的意见》昨日公布,包括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等系列政策写入了“红头文件”。武汉市人社局专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
取消多项毕业生落户限制
武汉市首次明确将实施宽松的就业流动政策,将取消高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普通高校毕业生毕业后2年内在武汉市就业、创业的,均可以办理城镇落户手续。户口可落入本人有房屋产权的居住地、单位集体户、亲朋好友家中或市、区人才服务中心集体户,均为该市常住户口。职业院校及汽车、钢铁、石化、物流等紧缺专业技校生也可“先落户后就业”。
为鼓励人才流动,武汉市将取消已就业高校毕业生变更就业单位的改派手续。另外,高校毕业生转正定级手续也将取消。对被武汉市招录为公务员和招聘到事业单位工作,且不符合按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或不具备调配条件的社会人员,在办理调动手续时,其档案内的《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不再作为调动的必备材料,工龄按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的年限计算认定。纳入集体户口管理,2年内实行免费档案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