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推出“青桐计划”,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本报今起推出专栏,报道大学生的创业故事,助力“青桐计划”,展示大学生创业的酸甜苦辣。后期,本报将邀请专家、企业家为大学生创业指点迷津。
无论你是在校大学生还是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只要你们正在创业,都可以微博@长江商报,或拨打本报热线87666666,我们将派记者去听你们的创业故事。
今年6月刚刚研究生毕业的陶海波,来自荆州的普通家庭,目前已经是几家高端汽车美容店、投资公司、广告公司的老板和合伙人。他经营的超跑圈子,为他带来了优质稳定的客户群。
25岁的陶海波有着邻家男孩的笑容和腼腆,只要说起自己的事业和未来规划,他便滔滔不绝,并显示出跳跃、超速的思维,以至于他极快的语速也跟不上他的思维。
■本报记者 熊丽
开业造势
找7辆豪华跑车聚集停车场助阵
玛莎拉蒂、奥迪S8、奔驰、GTR……9月7日,7辆改装之后的豪车聚集在群光负二楼停车场,为“洁车坊”开业造势,引发经过市民的集体围观。据了解,该店的前身是“力臻汽车美容中心”,升级之后改名“洁车坊”。其负责人陶海波是武汉超跑俱乐部的成员。
之前,武汉有3家洁车坊,一家直营,两家加盟,升级之前主要走大众化路线,洗车最低40元。经过三年的发展,陶海波决定收回所有的加盟店并进行提档升级,升级后洗车100元起步,会员打折80元。
“我的超跑俱乐部圈子能为我带来优质稳定的客户,未来我希望将洁车坊打造成武汉超跑俱乐部的洗车集散地。群光这家是首个试水升级的,如果成功将复制到其他店”,陶海波说。
细分市场
大三发现商机 定位中高端客户群
“成为武汉超跑俱乐部的洗车集散地,事实上有些夸张”,陶海波坦言,“我们主要定位中高端”。四年前,大三学生的他开上了私家车,发现了商机:洗车店遍地都是,但是提供的服务参差不齐,尤其缺少高品质的服务,于是他决定细分市场。
从一开始,陶海波就瞄准了地下停车场,“人流量大”。去年5月,他花巨大代价接盘群光地下一家汽车美容店,开始了核心商圈的布点,“这种黄金地段可遇不可求,开连锁店单店盈利固然重要,但商圈布局和形象更重要。我们定位中高端正好和核心商圈的顾客群吻合,而它的租金还是比地上便宜近一半。”
接着,陶海波又陆续拿下国广、汉街、提档升级之后的鲁巷等核心商圈的地下位子。他说自己擅长公关、做外围工作,“这些地方原本就有汽车美容店,合同还未到期,我们已经砸进几十万预约了经营权。”
行业前景
投数百万经营布点未来还会引入风投
陶海波分析,以武汉目前百万车辆的保有量,加上消费意识的提升,非常看好武汉汽车售后服务行业的前景。目前为止,他已经投入了几百万在洁车坊的经营和布点方面,据他介绍,三年的汽车后服经营并没有这么大的利润,他投入的钱来自投资、广告所赚,“合伙投资公司、广告公司才是我的主业,洁车坊事实上是我的副业,但是副业未来的盈利是很可观的。”
他一方面有开豪车朋友的支持,另一方面,他和中高端4S店合作。“我们的模式门槛低、容易复制”,谈起未来,陶海波显示出了担忧,他也透露了对策,“我们不仅仅做汽车美容,还要为会员提供免费代驾、代办年审等附加服务”。
“等到洁车坊开到15至20家的时候,我们会引进风投”,年纪轻轻的他说起未来的规划兴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