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原来能钓鱼游泳,后来填成煤灰山
常年堆积的粉煤灰不仅将湖填平,还一度高出路面达15米,风一吹过便灰尘四起“遮天蔽日”,困扰周边15万居民。昨日,位于青山的戴家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投资上亿元在废地上开建闹市大“绿肺”,预计2015年9月前开放。
■本报记者 罗义 通讯员 陈嗣英
居民戏称“一年要吃一块砖头的灰”
昨晨,青山建设十路三环线桥下一片寸草未生的开阔地,迎来数百名园林职工及绿化志愿者,他们首批植下的数百株树,象征着规划多年的戴家湖公园正式动工。
站在天兴洲大桥下桥匝道俯视,只见空地上只剩下几块水塘似的湖面。记者从植树地步行至数十米开外的一处湖面时,需要走S形路线,积灰最深处几乎没过了脚踝,一路下来整个鞋子都变了颜色。
“街坊们谈到戴家湖,都说一年要吃一块砖头的灰。”参与植树的志愿者小王说,姥姥旧居就曾紧邻戴家湖,每当有轻风拂过,灰借风势遮天蔽日,家中常年门窗紧闭。每逢雨天,周边公路立即成为“黑渠”。
青山园林局工作人员介绍,戴家湖原为自然湖泊,盛产鱼虾。伴随着青山热电厂的兴建,成为其粉煤灰堆场,最终被填平,后来甚至被堆成了煤灰山。近年来,作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青山区,引进墙材企业消化煤灰,由于需求量大,除了热电厂每天新产生的粉煤灰外,还开始挖取堆存的粉煤灰,戴家湖重新成湖。
公园占地50万平米组建闹市最大“绿肺”
随着青山区“三旧改造”和“棚户区改造”,戴家湖灰场周围已建成青宜居、七星天兴花园、临江港湾等多个大型小区,居民达15万人之多。由于该地区粉尘污染严重,环境持续恶化,周边居民意见很大。
据了解,戴家湖公园规划建设50万平方米,水体面积约4.6万平方米。公园定位为以生态防护为主,以基址为历史、人文依托,形成集生态防护、景观观赏、休闲健身、文化展示和公共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公园绿地。
“根据土壤特点,场地内主要选用较耐盐碱植物。”该园总设计师周明明介绍,在种植植物前,在部分地区覆盖木屑,利用木屑的自然腐烂达到对土壤的改良,再种植一些根系发达的植物,如紫花泡桐、水杉、乌桕等。
周明明称,戴家湖公园建成后不仅能彻底改变目前的土壤裸露、粉尘严重、不适宜植物生长的现状,还将会极大优化青山的绿地结构,与青山公园一同组成闹市中最大的“绿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