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的办公楼是一幢青砖青瓦灰墙的别墅式两层小楼,建于上世纪50年代,曾是时任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东湖建设委员会主任的陶铸居住和办公的地方,武汉人亲切地称呼这座故居为“陶铸楼”,又名“陶铸故居”。

  1982年11月,这家以“陶铸楼”为中心,向四周又扩建了多栋别墅而打造的三星级旅游宾馆落成,取名“湖滨客舍”,曾一度成为东湖乃至武汉市的一张旅游名片。

  历经数十载风风雨雨,陶铸楼至今依然保持原状,供游人敬仰和观赏。但因宾馆的简陋与东湖不相称,且设施陈旧老化,于是在2009年,东湖风景区旅游局决定对其进行改造升级。

  2010年5月18日,由武汉福润酒店管理公司投资7000万元,经过一年半的改造建设,酒店重新开业。同时,因相似的文化背景和经营环境,效仿和攀比杭州“西湖会”, “湖滨客舍”更名为“东湖会”。从开业之初,就引起外界颇多争议。

  然而,谈起对东湖会的印象,不少居住在周边的武汉市民都是一种观念:“有钱也进不了。”因此“神秘”的高消费场所,甚至吸引了不少游人慕名前来“参观”。

  改名了的东湖会仍是一家餐饮场所,但项目瞄准高端消费市场,俨然被打造成为一家顶级商务会所。长江商报记者查到了东湖会在其官方网站上给自己的定位:“项目定位为湖北省集高档餐饮、住宿、休闲度假、时尚沙龙、艺术品鉴赏等为一体的顶级商务会所,以武汉为基点,辐射长江中游及两湖地区,填补与国际接轨的高端消费市场空白,成为华中地区高档餐饮娱乐新地标。”

  国家5A级核心景区内,为何能建成一座高档会所?是否会对东湖排污环保问题造成影响?长江商报记者带着疑问走访了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东湖会的性质确实引来社会上一些质疑和关注,但是在其建立时,相关手续证件都是齐全的,不存在任何违规问题。

  这位不愿具名的人士特别指出,东湖会是东湖风景区引入的一处高端会所,不仅提升了东湖风景区的服务品质,完善景区的接待功能和旅游产品链,对适应高铁时代到来和武汉定位为中部核心城市的要求,满足市场高端消费需要,以及进一步扩大东湖风景区的影响,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另一位人士表示:“外界不要简单认为东湖会就是杭州西湖会,两者有区别”。

  中央“八项规定”后:改回旧名以示“清白”

  当前,在中央八项规定整肃高档消费的大背景下,“东湖会”再也坐不住了。

  陈先生是武汉一家商贸公司负责人,几年前曾在东湖会参加过一次酒宴。他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当时一桌12人的酒席约3000余元,菜品、服务和环境值得称赞,但确实并非普通市民能消费得起。“他们是会员消费,最低要储值2万元,还必须提前预约。”其生意之火爆,消费之昂贵,可见一斑!

  长江商报记者现场看到,提档改造后的东湖会占地1.5万余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2250平方米,绿化面积1.3万平方米。目前,共拥有4栋餐饮楼和3栋住宿楼,陶铸楼仍保持原来的外观,作为餐厅使用。

  这样优雅的环境、一流的服务,顶着私密高端消费的东湖会,在几年间吸引了众多名流、明星和商贾人士前来光顾。

  64岁的刘先生家住东湖附近,经常到东湖边散步,偶尔会经过东湖会。“以前,那里总是停着很多车。”他说,倒不是有多贵的豪车引人注目,而是经常停着一些特殊车牌的车,容易令人遐想。

  而另一位附近游客则向记者表示:“这个会所刚好在东湖的核心位置,进东湖大门就是,车来车往,给人的感觉不舒服”。

  2014年1月,从昔日著名的高档餐饮会所“西湖会”开始,杭州西湖边30家高档会所相继被关停。自然而然,不禁让人联想到了武汉的东湖会。东湖边的高档会所呢?去年下半年,有细心的市民发现,东湖会在悄然之中,改回了曾用过的名字“湖滨客舍”。

  日前,长江商报记者走访湖滨客舍,发现停车场停车数量不多。在4号楼前台,一对新人正在预订婚礼酒席,不少游人正在建筑内外拍照。在工作人员提供的一份菜单上,记者看见所列的上百道菜肴中,多数价格都在百元以内,价格最低的仅20余元。这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酒店推出了很多团购打折优惠,尤其受时下年轻情侣的欢迎,人均消费200元不到。如果不就餐,也有茶座可以提供给游人小憩,一杯茶20多元。

  “我们绝对不是高级私人会所。”湖滨客舍副总经理边沁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她介绍,当前就餐、住宿等消费,均不需要提前预约,更没有设置最低消费门槛。她还向记者强调,东湖会开业以来,一直是中、高档消费人群光顾的处所,普通消费者一直视其为禁区。

  边沁说,东湖会容易让人联想到西湖会,“会”字也很容易让人直接将其与会所挂钩,把大众消费者吓跑。

  为了与会所划清“界限”。边沁表示,因此,从2014年5月18日,东湖会再次更名,改回最初的“湖滨客舍”。

讲述你身边的故事!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人在武汉 官方微信(v5da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