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青山区梁家六兄妹接力照顾“植物人”母亲5年多,用行动证明了孝心。他们说:“老娘在,就是我们的福气!”
六兄妹排时间表照顾母亲
昨日8时不到,64岁的梁占东和妻子袁静文来到母亲刘丽容家中,接替“上夜班”照料母亲的四妹梁晓萍。
自从母亲2011年11月因脑溢血成“植物人”后,梁晓萍就搬到青山区新沟桥街20街坊的一间老房子里,承担起夜间陪护的重任。
刘丽容今年89岁,有三儿三女,分别是梁占凯、梁占东、梁占安、梁晓萍、梁晓青、梁晓杰。除了老大,其他5人都是武钢退休职工。
6年前,刘丽容突发脑溢血,经过抢救保住了生命,却不能讲话、不能行动、失去自主意识,永远要躺在床上。母亲将来怎么办?六兄妹紧急开了一次家庭会议,老大梁占凯说:“妈妈为我们六个受了不少苦,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照顾她,能多看妈妈一天我们就很满足了。”
大哥的话获得弟弟妹妹们一致赞同。在简单学习了护理知识后,兄妹们排了一个时间表,开始自己照料母亲。老二上午,老大下午,老三前半夜,老四后半夜,老五、老六有空就来帮忙。
夜间照料的任务最重,特别是后半夜对重病的刘丽容老人来说最凶险。老四梁晓萍就睡在母亲身边,隔一两个小时就看看母亲,听到老人“哼”就赶紧起来查看。天亮了,她就拉开窗帘,让母亲感受新的一天的阳光。
一顿饭要喂一两个小时
为照顾母亲吃喝拉撒,六兄妹想了很多办法,付出了很多艰辛。
母亲不能咀嚼,梁占东就把青菜、肉、鱼、山药和稀饭用榨汁机打成糊糊,用注射器慢慢推进老人嘴里。梁晓萍一边给哥哥搭把手,一边轻声说:“妈,吃饭了。”
因为不忍心给老人插胃管,梁家兄妹就买回注射器,给老人喂食。“快的话一个小时,慢的时候差不多要两个小时,才能吃完一顿饭。”
每天早上,梁占东先给母亲冲洗膀胱,避免发炎。再给母亲做好一日三餐,忙到中午一点,等大哥来换班。
刘丽容自己不能排便,每隔一天,梁晓萍就用手将母亲的大便一点点抠出来。
“不送福利院,老娘是植物人,吃喝拉撒离不开人,反正兄妹多,轮着来也不麻烦。”大家都说习惯了,不觉得累。
兄妹们坚持每天帮母亲擦身,抹护肤油和爽身粉。隔一两个小时,帮母亲翻身按摩,晚上也不例外。
5年多来,长期卧床的刘丽容没长过褥疮,皮肤润泽有弹性,家里没有一丝异味。偶尔去医院,医生、护士都夸“照顾得好”。
孝心家风代代传承
“我们兄妹也都是有儿孙的人了,哪家没个事呢,但在照顾母亲这件事上,大家都没闹过意见。”老五梁晓青说。
梁晓青平时在上海帮着带外孙,只要回汉,就会在母亲这里多待会儿,让哥哥、姐姐们稍微休息下。“老娘年轻时一个人辛苦带大我们6个,现在我们6个来照顾她一个,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照顾她的?”
梁晓萍说,母亲右腿上有块疤,是年轻时照顾她们兄妹太累了、睡觉太沉被暖水瓶烫伤的。每当想起这些,她就觉得一定要尽心尽力,让母亲安度余生。“我这几年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但只要她老人家好就行。”
邻居王玉书说:“从来没看到他们家为照顾老人发生矛盾,都是抢着做。哪有这么好的子女,一百家都不见得有一家。”
孝心在默默传递。如今梁家兄妹年纪大了,他们的子女就负责把奶奶抱上轮椅,再抬到楼下院子里晒太阳,或逛公园。连重孙子都晓得拿着零食,学着大人的样子放在太姥嘴边说:“太姥,你吃!”
“社区里比老人发病晚的、病情轻的,都走了。”兄妹几个把老母亲的头发拢了拢,笑呵呵地说:“我们有福气啊,老娘在,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据悉,刘丽容一家最近被青山区妇联评为全区最美家庭。(记者 李锐 通讯员 丁峰 胡燕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