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使用的跑步APP截图 本文图均为 校方供图

  武汉深秋的傍晚,凉意袭人,湖北经济学院腾龙大道路灯下,浩浩荡荡的“打卡大军”正在来回绕圈跑步。

  “再跑跑我就可以及格了。”新闻类Q1741班的学生刘越是“打卡大军”的一员,10月31日,她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自己每天都会打卡跑步至少3公里,这个新学期,她的跑步里程数已达47.64公里。

  10月16日起,湖北经济学院首次尝试在大一至大三学生中推行一款由专业技术公司为学校“量身”打造的跑步App,并将使用情况与学生本学期体育成绩和体质测试相关联。

学生使用的跑步App截图采用定向越野趣味打卡模式学生使用的跑步App截图采用定向越野趣味打卡模式

  根据校方本学期的规定,学生跑满30次即为及格,每多一次,有效成绩加3分,直至100分为止。大一、大二学生使用App跑步打卡的成绩占本学期体育成绩的30%;大三学使用App跑步打卡的成绩达到及格以上标准才可参与体质测试。而学生每天最多有1次运动记录关联体育成绩,超出部分仅做记录但不会关联成绩。

  截至10月26日后台数据显示,湖北经济学院全校已有11000余人参与跑步,人均里程超过10公里,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在晚饭后再完成当天跑步“任务”。

  该跑步APP采用定向越野趣味打卡模式,在每日6时至22时之间,学生可在校园内使用APP跑步打卡。后台根据使用学生的起跑点,随机分配两个校园内的点,学生可通过查看地图,自行根据场地情况选择最优路线到分配点达打卡。

  “每人都有手机,使用APP既方便学生使用,也可以降低成本。(APP后台)根据GPS定位,自动完成打卡。” 湖北经济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崔高原向澎湃新闻介绍,学校采用这种方式的初衷是希望鼓励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进操场,培养大家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的健康观念,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培养意志品质。

学生使用的跑步APP截图代跑被发现将记录档案学生使用的跑步APP截图代跑被发现将记录档案

  农银班的陈彤(化名)称,自己以前没有运动习惯,但如今每晚8点准时跑步打卡,“自从学校推行跑步APP后,跑步氛围浓厚,自然就想跑了”。在她看来,“随波逐流”的同学不少,但只要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就是好事。

  此前刘越在采访中提到,自己曾经下载一款打卡运动软件,可由于自觉性不强,很快便放弃。“跑步与体育成绩挂钩后,可以督促我们自觉锻炼身体。”

  不过,对于学校推行跑步APP的做法,也有学生持不同看法。

  体育经济管理专业Q1641班学生李永恩称,自己在未推行打卡之前就一直坚持跑步,甚至每周去健身房四到五次。他认为,这款打卡APP带有任务性质,可能会影响运动质量。

  有打卡刷分,也难免会有学生想通过代打卡来钻空子。对此,崔高原表示,后台之所以将每次使用APP跑步打卡的点都设定为“随机分配”,就是为了减少甚至避免代跑现象。此外,学校相关规定中也表明,因跑步打卡与学校体育课程期末成绩相关,校方会通过督查组巡查、学生举报、大数据比对分析等途径进行监督。如发现学生有代跑等“违纪”行为,一经查证属实,将按考试作弊予以处理,并记录档案。

  同时,针对学生在使用跑步APP过程中也出现的打卡有效次数减少、定位不准、数据无法上传、数据错乱等问题,校方表示,已向APP后台技术公司反映,并考虑进一步引进固定考勤机,采用面部或指纹识别打卡,将移动端与固定端结合,使整个运动机制更完善。

  (湖北经济学院学生刘迅、杜晶文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