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4条举措支持在汉高校建“双一流” 武汉打造3个“环大学创新经济带”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王荣海)昨日,记者从武汉市政府获悉,市政府关于支持在汉高校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出台。武汉市将从五大方面采取14条措施,支持在汉的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
鼓励高校发挥优势参与武汉发展
武汉市政府提出,支持开展以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基础研究。鼓励高校发挥一流学科优势,积极参与武汉经济、社会、文化和民生福祉等领域发展,发挥其高端智库和政策咨询作用。支持空天信息、光电科学、生物安全与技术等湖北实验室建设,大力支持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建设与提档升级,支持开展原创性技术研究。
支持高校企业共建大学生创业特区
武汉市政府提出,支持高校与在汉企业联合共建工业技术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联合攻关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支持高校与在汉企业联合共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大学生创业特区、环高校创新带、环高校创新创业街区、小微科创园、大学科技园等各类众创孵化载体和产业化载体,促进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鼓励高校与在汉企业联合共建“院士工作站”等。
大力支持高校引进“诺奖级”、院士等国内外顶尖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推动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深化“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深入推进“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
东湖南湖黄家湖将建创新经济带
武汉市政府提出,提供发展的空间保障,在城市总体规划中预留“双一流”高校建设发展用地。鼓励高校与城市创新资源联动,按照校城一体、校城互补的理念,构建一体化校城空间功能格局。在教学用地、项目报建、审批时限、规费减免等方面依法给予支持,帮助解决高校高端人才实验空间、人才用房紧缺等困难。
打造环大学创新经济带。推进高校周边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环东湖创新经济带、环南湖创新经济带、环黄家湖创新经济带等。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深化高校周边特色街区建设,实现高校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提档升级。
武汉7所高校29个专业入选“双一流”
武汉大学
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质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华中农业大学
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学
中国语言文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自定)
注:自定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建议由高校自主确定的学科
讲述你身边的故事!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人在武汉 官方微信(v5daren)

查看评论(3)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