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张勇军 发自崇阳县
1995年,原武汉汽车工业大学高级工程师、基建处长苏明秋被绑架,31天后其尸体在崇阳县煤坑里发现;17年后,潜逃东北的作案者终于落网,本报特派记者全程直击庭审——
一起简单的经济纠纷,却以一场血腥的结局收尾。
昨天下午3点,咸宁市崇阳县人民法院。因绑架原武汉汽车工业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高级工程师、基建处长苏明秋致死,崇阳籍嫌疑人廖宗世化名潜逃东北17年后最终落网,站到了法庭的被告席上。
1995年12月,就在苏明秋失踪的31天后,武汉晚报曾连续独家报道该案,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该案当时被称为“中国高校绑架第一案”,震惊了全国。
本报当年曾连续报道该案
张桂花老师始终保留着丈夫苏明秋当年的工作证。本报特派记者熊波 摄
嫌犯潜逃17年
乡音变成东北腔
昨天下午3点15分,法官、检察官、律师、家属、旁听者均已落座。众人等候了约10分钟后,门“吱呀”一声,一个中年人在法警的押解下走了进来。
他就是嫌疑人廖宗世,梳着分头,中等个子,身穿橙色马甲,面色白皙。潜逃17年的折磨,似乎并未在他的脸上有所体现。
从进门到被告席约6米距离。他朝旁听席瞄了一眼,认出了旁听席上的家属。他抬起右手挠着脑袋,作无视状径直走向被告席。
当法官问起他的籍贯时,在外太久的他有些错乱,“大源乡……”实际上,原先的大源乡早已改名为金塘镇。原本难懂的崇阳口音,在廖宗世的嘴里已变成东北腔普通话。
“有个细节我要说明一下,当天我并不想绑架他,我还暗示要他走。”在检察官宣读完起诉书后,廖宗世指着坐在一旁的死者妻子张桂花说,“我认识她。”此时,廖宗世弯下腰,朝张桂花深深地鞠了一躬,“我很后悔,向你们说声对不起。”
在持续一个半小时的庭审过程中,廖宗世对检方指控的基本事实,并无异议。他3次面对受害人鞠躬致歉。他称,他劫持苏明秋只想要钱,并不想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