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武汉10亿元打造沙湖十景 沙湖公园5月试开放(图)
记者 王晶
4月15日,天气晴好,站在沙湖大桥上,举目四望,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像栅栏一样围住沙湖,把群楼连成线,几乎就是沙湖的湖岸线。曾经的武汉市区第二大湖,如今成为内环线上一颗混浊的泪珠。
沙湖位于武汉市武昌老城区东北部,东邻中北路,南至小龟山,西抵粤汉铁路线,北达徐东路,曾是武汉市区内环线内最大的湖泊,也曾是武汉市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城中湖”。史料显示,明洪武年间,沙湖面积有将近万亩的规模。1900年,粤汉铁路的建设,将沙湖人为地一分为二,分别为“沙湖”(又称“外沙湖”)和“内沙湖”。到了90年代,为了修建长江二桥而拓宽中北路、徐东路,部分沙湖水面被填。而近10年来,随着友谊大道的修建和周边的房地产开发热潮,一些单位盖办公楼,几乎填占了沙湖的一半水域。
一次次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沙湖,四面楚歌”——2011年7月下旬,网络上一则帖子火了,如气温一般高烧。帖子称:“武昌区沙湖周边工地繁忙一片……沿湖许多区域被填了,水域面积正在慢慢减少……”附着一幅照片,一名男子跪在沙湖水中,高举一块“市长,沙湖不能填”的牌子。该帖引来上万名网友点击,数百条跟帖回复。
去年春天,沙湖再次成为舆论热点,这次从网络转向大众媒体。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及本地媒体发出共同的声音:要沙湖,不要杀湖。
此次要杀湖的,是名为沙湖公园的公共建设项目。
2012年3月开始,沙湖周边的居民发现,渣土车往来又频繁了,渣土砖瓦等建筑垃圾和泥土被倾倒在沙湖中,每天都在蚕食着湖面,湖岸线又向湖中心推进了200米左右。
记者调查发现,填湖是为了建设沙湖公园。规划图纸上的沙湖公园并不需要填湖,而实际操作中,不填湖,沙湖公园就落不了地,名为“水岸国际”的房产项目把公园挤到湖里。
进一步的调查发现,“水岸国际”7号地块所在的土地原本不是用来建商品房的,而是用于武昌区徐家棚三角路村城中村改造建设绿地的。根据《武汉市城市规划条例》第18条明确规定,法定图则一经批准,确需修改的,应当经报武汉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报批,并公示20天,还需要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公众的意见。但是武汉市水务局、沙湖周边居民都表示,这块规划用地规划性质改变时他们毫不知情。另外,虽然开发商获得了这个地块的使用权,但至当年开工之日都没有从规划部门取得建楼的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