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腐败空间来自于领导层的决策。
第九巡视组认为,三峡集团“三重一大”事项决策不规范不透明,一些重要事项决策应上会未上会,有的决策事项会上临时动议,会前缺乏酝酿沟通,会上讨论不充分。
涉足地产
三峡集团另一个被点出的突出问题是住房。
这对于央企而言并不少见,目前仍有大量的央企涉足商品房、保障房建设,央企本身对于房源的分配就有着一定的决定权。
审计署的报告曾指出,三峡集团2007年为职工购买经济适用房垫款22540.33万元,因部分房屋未售出,截至2009年底尚有7001.33万元垫款未收回。
这只是较为轻微的批评。
中央第九巡视组的反馈则直言,“有的领导人员违规占有多套住房”。
对于三峡集团而言,完全具备这样的便利条件。
在2011年4月,刚刚迁入北京海淀的三峡集团便与海淀区政府签约,由三峡集团负责出资在海淀北部新区建设11万平方米的公租房,这是当年央企参与的首个公租房建设项目。
外界普遍认为,三峡集团这一举动首要出发点便是解决入京后员工的住房问题。
其后,三峡集团在北京丰台又有动作,由集团间接持股43.19%的湖北清能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丰台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同推进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建设发展。
根据双方的协议,三峡集团拟在丽泽金融商务区投资建设办公大楼,并将积极发挥集团优势支持丽泽金融商务区的开发建设。丰台区也将大力支持三峡集团在丽泽金融商务区及丰台区的投资开发和建设,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但这样的协议明显与国资委要求非地产主业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相抵触。
湖北清能地产集团成立于2010年底,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9.4亿元,湖北省国资委占注册资本的52.93%,三峡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占注册资本的43.19%。
数年以来,清能在地产市场上颇有斩获,开发了深圳学府花园、时代骄子大厦、北京新金山商务大厦、广州泓景花园等项目。
“相对于其他央企来说,三峡在房产市场的参与度并不高,”一位三峡集团人士说道,“水利水电集团、葛洲坝集团都挤进去16家央企了,三峡只是进入得太晚。”
而据记者了解,到目前为止三峡集团尚未有从房地产市场全面撤资的计划。
在2月24日,三峡集团党组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中央第九巡视组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
整改的主要措施包括:三峡集团将集团总部的“三公”经费预算在2013年基础上再下降10%。集团总部及各职能部门公务接待费用统一由办公厅归口管理,预算从严控制,标准按集团新出台的规定执行。而在人员架构上,三峡集团还将执行集团领导、三总师、总助、董秘只保留一处办公用房的规定,已全面清退多处占用的办公用房,并对超标准办公室改造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