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生于长阳资丘山村的覃瑶,2004年从三峡大学护理学院康复医学专业毕业。他没有继承祖业“悬壶济世”,而是独辟蹊径,将目光瞄准了家乡盛产的红薯。
2008年,年仅23岁的覃瑶艰难创业,成立长阳八丰薯业有限责任公司,带动乡亲共同致富。2009年3月,覃瑶被省委宣传部和省总工会评选为“全省十大返乡创业农民工”、省级劳动模范。2013年,覃瑶在企业陷入“低谷”后,不放弃不泄气,积极探索转型的路子,进行二次创业,投资2000多万元,加工红薯类休闲食品的新厂已在“孕育”之中。
不安分的“倔孩子”
覃瑶从出生起,就被家族寄予厚望。就是继承爷爷的祖业,当一名医生。顺理成章的,2001年,覃瑶进入原宜昌市卫校康复医学专业学习。
可是,在医院实习时,覃瑶发现自己一点儿都不想当医生,不喜欢按部就班的枯燥生活。虽然他的专业课成绩很好,在班上一直都名列前茅,但他在课余时间更喜欢看些社会学、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方面的书,一心想自己干一番事业。“那时候,身体里仿佛流动着不安分的血液。”
出乎全家人的意料,2004年毕业的时候,他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干老本行”,而是开始了在宜昌几年的“折腾”生活。覃瑶告诉记者,当时父母坚决反对,说“钱花了,时间浪费了,到头来读的书却没用”,但那个时候非常倔,就是想搞自己的事,不想当医生。打过工,投过资。每份工作差不多都只做了一年左右,投资花了五六万,但基本上都没有赚到钱。
回想当时的状态,覃瑶笑了笑说,“那时候,我的心很浮躁,没有做事前心蛮高,做了才发现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虽然几份工作均以失败告终,但覃瑶的创业梦想并没有泯灭。漂浮的经历,反而为他之后的创业积累和沉淀了经验、见识和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