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洪桥横跨监北河,是监利龚场镇通往洪湖的交通要道,也是两地上万村民的重要生产生活通道。
2012年10月,这座长60余米的桥梁坍塌(如图),千余户村民受到影响。时下,村民仍有100多万公斤去年的中稻因塌桥而滞销。村民们急切盼望稻谷尽快卖出,以购买种子、农药和肥料备战春耕。
大桥坍塌影响村民出行
监洪大桥是去年10月14日坍塌的。龚场镇渡口村主任李厚康介绍,日常通行于这座大桥的村民约1.4万人,涉及3个村。
大桥坍塌,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和生产。李厚康说,桥南村民约有1400亩田地在桥北,以往,耕牛、农具和化肥都通过这座桥运送,今年却成了大问题。
时值春耕,村民们叫苦不迭,他们说,如今化肥和农具只能肩挑背驮过河。要用牛,只能在河对岸村民家中借用。
除农业生产外,监洪桥南北两侧的村民走亲访友也需绕行,十分不便。
交通不便致大量稻谷滞销
更让村民着急的是,目前他们有大量稻谷因塌桥而滞销。据介绍,监洪桥南3个村有1万多亩水田,去年9月收获900万公斤中稻。
监洪桥未坍塌时,粮贩子购粮踊跃。桥塌后,交通不便,有的粮贩不愿来,有的粮贩绕道来收粮,就将价格压至每公斤在2.2元左右。而2012年,洪湖中稻收购价在每公斤2.8元左右。村民觉得不划算,不愿卖,因此形成滞销。
洪湖峰口的张先生说,租车收购监洪桥南的粮食,需绕道32公里,费油费时费工,不压价根本没赚头。
近日,记者在郑家村二组村民胡先迪家看到,装袋的稻谷堆积在堂屋和后院。他说,价格太低,2万公斤稻谷“一颗也没卖”。家里没钱,只好赊了4000多元的种子和肥料搞备耕。
价格虽低,有些村民还是咬牙卖粮,以解春耕之急。村民彭玉章说,只能贱卖粮食买农资。
李厚康介绍,最低估算,三个村至少有100万公斤稻谷没卖出去。村民们担心,再拖下去会导致粮食变质,损失就更大。
投资250万重建监洪桥
记者在现场看到,坍塌的监洪桥桥体全部没入小河中,只剩桥墩,在下游10余米的地方,当地政府用小船搭起了简易通道,走上去嘎吱作响。
这座桥也是桥北10多名孩子们上学的必经之路。上周,70多岁的徐金玉婆婆送孙子上学时,不慎摔在桥上,至今卧床休养。
村民说,到了夏天,小河涨水,这座简易桥是很大的安全隐患。
“政府很重视村民的呼声。”龚场镇副镇长易香生说,镇里决定,筹资250万元,重建监洪桥。目前正在招标,预计8月开始施工,有望年前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