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鲜鱼,喝库水,桃源生活
西北口水库面积广阔,为了方便出行,临水而居的村民都备有小船。杨老在自己山洞居住,一个长约1.5米、宽约半米的小渔船成为他的交通工具。
老人介绍,小渔船是花小钱买来的,主要用来撒渔网,一般15天左右,山洞里油盐耗尽,他才会驾船去10多里外的小卖部采购。
交谈中,老人提着一个矿泉水瓶走到水库边,微微弯下腰,水瓶横着抛进水里,冒出几个水泡。不一会,一瓶清水便注满了。老人提着水瓶,熟练的沿着陡峭的小径回到山洞。
石床边,一口石缸是老人的米窖。杨老指着地上放着的几口被柴火熏黑的小锅说,这就是自己的炊具。天一亮,老人会去水库打水,然后熬上一锅米粥,作为早饭和中饭。嘴馋的时候,老人会煮上几块腊肉。当然,更多的时候,老人选择自己在水库打捞上来的鲜鱼做菜。
这段时间,水库沿岸的樱桃熟了。老人会划着小渔船,沿途采摘。
“这简直就是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和记者一同前往的武汉游客汪女士看着老人的“房子”感慨道。
过日子,图自在,快乐就好
住在山洞里,是杨老自己的想法。上世纪70年代,老人曾任村生产大队技术主任,并参加了原宜昌县的劳模大会。至今,老人保存着当年参会的搪瓷水杯。
早年,杨老也曾与邻村的女子成婚,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两人选择了分开。此后,杨老一直一个人过日子。老人退休后,村里将其定为“五保户”,为了让其安度晚年将他送到福利院。
“住不惯,年轻时就靠打鱼为生,老了难道还受拘束啊!”杨老说,自己只习惯住在水边。为此,他和村里商量好后,回到库区。
即便80岁了,杨老身体也很硬朗。撒网、打鱼、上山、下水,很是矫捷。老人摸摸自己的腰告诉记者,自己眼不花、耳不聋,就是前几天不小心把腰扭了下。山洞里唯一不便的就是山蛇、蚊虫,这些对于老人而言,扇扇手掌、拿着竹棍敲敲也就过去了。
一个人隐居水库之中,放着房子不住住山洞,是否曾感到寂寞?杨老告诉记者,寂寞不寂寞,是自己的感受。他不抽烟、不喝酒,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6点准时上床。山洞里甚至少有照明,只有一个晚上起夜用的手电。不想住房子,就是为了方便自己打鱼,起床就能听到水声。船老大闵师傅告诉记者,但凡有渔船经过,都会跟杨老打招呼,他是老渔人,值得尊重。
杨老说,撒网、打鱼,看着水库来来往往的人,就是一种自在,自己觉得舒服,就是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