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雨,使城区多个铁路涵洞又被淹了,丹江路涵洞、东门口涵洞、车城南路涵洞、交通路涵洞
一位市民蹲在交通路涵洞“看海” 记者 杨健摄
市政人员在排险 记者 卢亚明摄
市民只能淌水前进
市民只能淌水前进
市民只能淌水前进
丹江路涵洞:
堵成一锅粥步行也堵了1小时
昨日凌晨突降大雨,樊城丹江路铁路涵洞积水严重,交通受阻近10小时,1路、512路公交车不得不从前进路绕行,市民步行过涵洞也被堵1小时。
清晨6时许,记者现场看到,积水与涵洞两侧护栏持平。积水中,一辆仅露出车顶的黑色小轿车漂在最深处,涵洞两侧,行人艰难挪动着脚步。
正抢险的市政工人介绍,他们凌晨1时20分赶到现场,当时水深超过2米。
交通路涵洞:
成一片汪洋
车辆行人望路兴叹
昨日凌晨,雨越下越大,交通路铁路涵洞内的积水也越涨越高。
凌晨5时许,记者来到该涵洞附近,涵洞内已是一片汪洋,4.4米的限高架,大半截身子也隐没在水中。
中午12时许,积水彻底排出,淤泥被清除,交通路得以恢复畅通。此时,交通已中断10小时。
车城南路涵洞:
无法通行市民无奈翻越铁路
在车城南路涵洞,记者看到涵洞也有积水,交通受阻,一辆轿车不慎抛锚水中,所幸司机及时趟水到安全地带。
上午7时30分许,一辆轿车欲从涵洞两侧的非机动车道上冲过,刚驶进水中不久车就熄火了。所幸涉水不深,轿车重新点火,司机急忙调头离去。10多名市民不愿绕行,不顾危险,选择翻越铁路通过。
东门口涵洞:
积水严重市民纷纷淌水而行
昨日上午7时许,记者来到襄城东门口涵洞,只见涵洞内有大量积水,多辆汽车被挡住去路。涵洞两侧,不少市民骑车淌水而行。
周边居民告诉记者,涵洞内积水挺深,有车开一半就熄火了,不少司机见状纷纷调头绕行。
汽车漂进涵洞 司机爬窗求救
等待救援时,他举起手机提醒绕行
昨日凌晨,交通路铁路涵洞,一辆面包车在水中抛锚,司机张师傅爬上车顶报警求救,等待救援时,张师傅一直闪着手机,提醒过往车辆绕行。
凌晨2时30分许,下着大雨,张师傅驾车回家。途经交通路涵洞时,面包车驶进了积水中,他慌忙倒车。突然,一股水流涌来,面包车被顺势冲到涵洞中间抛锚,车门也无法打开。
张师傅只好摇下车窗玻璃,从窗口翻出,此时积水已快淹没面包车,他赶紧爬上车顶报警求救。等待救援时,张师傅一直闪着手机,提醒车辆绕行。
接警后,消防襄州中队前往救援。面包车司机由于长时间站立体力已经严重透支,消防队员奋不顾身跳入水中,用救生圈和安全绳将司机救出。
铁路涵洞为何逢雨就淹?
抽排能力弱是主因
铁路涵洞为何逢雨就淹,有无可根治的办法,记者昨日采访了市政部门。
市政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昨日雨势迅猛,而铁路涵洞地势低,像个漏斗一样,四周的雨水全部汇集于此,导致铁路涵洞积水。
此外,城市排水管网口径小、泵站抽排能力较弱,造成铁路涵洞逢雨就淹。老城区下水管网基础设施陈旧,以丹江路涵洞为例,此处的两条下水管网口径仅60厘米,附近泵站的抽排能力为0.44立方米/秒,管网细限制了泵站抽排能力。
如何根治涵洞积水?该负责人说,只能改涵洞为高架,或加大排水管网的改造力度,提升泵站的抽排能力。近期只能通过提前做好预防准备,加大抽排力度,尽量缩短积水时间。
本版稿件由记者 杨柳 张思梅 祝兆林 焦晓霜 祝杰 通讯员 闫颖 陈丹 余昆 赵明星 张旭 黄晓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