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新报讯(记者方桐 通讯员庾云彰、胡艳)见过卖1000多元一斤的米吗?近日,记者有幸在鹤峰县走马镇见到了这种神奇的米,它有个好听的名字——葛仙米,因其附生在水稻田里,形似微型木耳,又名田木耳。
“今年葛仙米的价格还不错,大的900元/斤,小的1400元/斤。”21日,走马镇白果村村民龚德荣通过电话向记者报喜,刚选出来的20多斤精品葛仙米被抢购一空。20天前,记者曾到过他家,二楼一间屋子里,葛仙米连同杂质一起堆放着,经过四五道地帅选工序后,方能见到精品葛仙米的“庐山真面目”。
其貌不扬的葛仙米,为何能卖出如此高的价格?白果村村支书周武明释疑道,除了人工采收、刷选费时费力外,更主要的原因是,葛仙米以稀为贵,且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药用保健功效。
记者通过查资料显示,走马镇是世界上最大的葛仙米产区,此外,仅非洲有极少量发现。葛仙米含有人体所需8种氨基酸中的7种。干物质总蛋白质高达52~56%,含15种矿物质。葛仙米为席中珍品,同时还可以主治夜盲症、脱肛等病,外用可治烧伤、烫伤兼美容等功效。
在走马镇,龚德荣家葛仙米的质量好、产量高,是出了名的,但今年,他也马失前蹄了,3亩多水田,只收了四五十斤干米,只有去年的六成。 “今年换了新田,土壤调节得还不理想,另外,水源不够,田里偏干。”龚德荣说,葛仙米生性娇贵,对生长的环境和条件如气候、土壤、阳光、经纬度、海拔等有很高的要求,还不能施化肥、农药和除草剂。村民种水稻,都是施农家肥,靠人工拔草,“多亏政府出钱帮我们安装了太阳能杀虫灯,解决了灭虫的大难题。”
走马镇党委书记黄凤协说,全镇年产葛仙米5000余斤,每年能为农户提供现金收入600余万元。当前,该镇正在通过基地保护、基础设施完善、成立专业合作社、招商引资等多重手段,推进葛仙米产业提档升级、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