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本报报道组
鄂中宝地,江汉明珠。
改革开放以来,仙桃曾以全省首强县市身份5次进入全国百强县市榜单、6次跻身中部十强县市。但2004年后,仙桃淡出全国百强,排名徘徊在100名—200名间。
2012年7月20日,在省委、省政府仙桃现场办公会和三级干部会上,省委书记李鸿忠勉励,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打造“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仙桃已具备较好的基础和条件,更要有这个志气和信心。
省长王国生寄望仙桃,通过冲刺全国百强县市,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走出一条具有仙桃特色的发展新路。
重归百强,重担在肩。7月中旬,本报报道组踏访当地城乡,对话干群,感受仙桃冲刺百强、建设江汉平原支点城市的强劲脉动。
仙桃市委书记冯云乔说,“经过十一五的积累和打基础,仙桃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目前正呈现提质加速的良好势头。重归百强大有希望,再立潮头会有时!”
重归百强,差距在哪里?
——直面差距,就是寻找现实的不足、向上的空间、发展的潜力
重归百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弓在手中箭在弦上。
差距在哪里?
仙桃市统计局局长陈杰说,今年年初,该局从全国百强县市中抽取了有代表性的福建晋江市(第5位)、江苏启东市(第43位)和福建安溪县(第100位),就2012年的各项数据进行了对比。
——经济总量上的差距:晋江和启东比较发达,经济总量远远大于仙桃。但仙桃GDP高于安溪92.22亿元。看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晋江是仙桃的3.7倍,启东是仙桃的2倍,仙桃比安溪多1个亿。
——均量指标上的差距:仙桃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晋江的62.1%、启东的64.3%、安溪的96.3%;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晋江的67.2%、启东的64.2%、安溪的84.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晋江的62.3%、启东的61.1%、安溪的96.3%。
——经济效益上的差距:仙桃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比重为3.86%,比晋江、启东、安溪分别低2.78、5、0.72个百分点。
——发展后劲上的差距:仙桃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晋江、启东少282.5亿元、123.8亿元。
直面差距,就是寻找现实的不足、向上的空间、发展的潜力。从数据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仙桃与这些全国百强县市总体上有差距,但都是同一发展阶段差距,不是几何级差,是可以追赶的差距。
市委政研室主任王洋说,目前,仙桃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势稳健、结构优化、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4.65亿元,同比增长1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9.06亿元,同比增长14.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9382元,同比增长11.7%,三项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9.91亿元,同比增长33%,增幅居全省第三;全地域财政收入达到18.26亿元,同比增长21.7%,增幅居全省第四。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增长,为仙桃重归百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