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2日,家住大公桥街办金家台社区的余银珍老人迎来101岁生日,社区工作人员前往祝寿,给老人献上鲜花、月饼等礼物。
余奶奶家在东山大道158号3楼,这是一栋很普通的老房子。上午11时许,记者与15名社工、格格和社区医护人员走进余奶奶家时,她正与65岁的儿子吴卫东在家看电视,手里还夹着一支烟。
“余奶奶,祝您生日快乐,这是我们社区的一点心意!”社区主任杜小群递过鲜花和月饼等礼物时,老人从椅子上利索地起身,“你们太过细了,快坐下聊聊!”记者发现,老人满头银发,耳聪目明,精清气爽。
大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为余奶奶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就是血压偏高了点。”医生牟旺说,老人心律整齐有力,肺音清晰,今后每3个月会上门回访一次。
余奶奶的儿子吴卫东介绍,母亲是枝江人,1946年与逃壮丁的丈夫来宜,先后生育11个儿女,如今在世的儿女还有3个,很多儿孙都在外地,最大的玄孙上小学了。“去年100岁时,五代人都到齐做了大寿。”
“我们那代人吃过的苦可多了,年轻时天下不太平,吃了上顿没下顿,现在可好啦!我是越老越享福。”余奶奶很健谈,聊天时总爱翻 “老黄历”,讲些很久以前的事情。年轻的“格格”胡青、李晓峰、覃晓娟等人听得津津有味,“老人经历那么复杂还能长寿,给我们很多人生启迪。”
吴卫东告诉记者,母亲一生受苦不少,但身体还很硬朗,平时感冒都少,99岁以前还抢着干家务,是个勤快人,现在生活也还能自理,起床、穿衣、洗漱都是她自己做。“我还能动就要自己做,也是一种锻炼。”余银珍接过话茬说。
“在生活习惯上她跟别的长寿老人还真不一样。”说起老人的长寿秘诀,吴卫东说,母亲从很小时候就开始抽烟、喝酒,至今每天抽2包香烟,喝半斤白酒,平时喜欢吃点零食,每顿能吃一碗米饭,但不吃水果、蔬菜,喜欢吃鱼、肉和坚硬的东西,5年前满口牙齿掉了,饭菜要是做稀了她都要唠叨几句。“真要说长寿秘诀,可能是她心态好,在生活中遇到什么烦心事儿,她也不放在心上。” (记者邹前俊 通讯员陈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