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上“学雷锋” 帮到一位“大人物”
记者翁晓波 通讯员耿湘 肖俊杰
一个大学毕业才3年的姑娘,迅速在尼泊尔打开局面,和多位政府高层成为熟人,并安排自己的大学老师到尼泊尔总理家做客。你相信吗?
让我们听听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外语学部主任陆先鉴的回答:这是真的,这女孩叫高誉珊,湖北远安人,没有任何家庭背景。
记者通过QQ,和高誉珊取得了联系。
结缘尼泊尔奥委会主席
上个月底,陆先鉴经历了一件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到尼泊尔总理的家里做客。
一个普通的大学老师,缘何能成为一个外国总理家的座上宾?陆老师的回答是:“是因为高誉珊的联系。”
高誉珊是江汉大学文理学院2006级旅游英语专业学生。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受托安排几百名“奥运司机”,负责到奥运场馆内开电瓶车,高誉珊就是其中的一名“奥运司机”。
奥运会期间,有一天正值高誉珊休息,她向老师请了假,到首都军事博物馆参观。正玩着,她发现前方角落蜷缩着一个人,走近才发现是一位外国老爷爷,满脸痛苦的表情,左手扶着膝盖,右手拿着一本《毛泽东语录》。
高誉珊赶紧上去询问。老人说,自己来自尼泊尔,一个人在外游览,步行过久,导致膝盖的旧伤复发,现在都没办法站起来了,刚好手机也没电了,无法联系上协助他的志愿者。
热心快肠的高誉珊说:“我送您回去吧。”
回到奥运村,老人非常感激,想留下高誉珊的联系方式,但高誉珊觉得这一点小忙无所谓,就婉拒了。
过了几天,高誉珊在奥运村开电瓶车的时候,再次遇到这位老人。这次,老人坚持要她的联系方式,高誉珊就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了他。
高誉珊没有想到的是,老人是尼泊尔奥委会主席Maskey。
奥运会快闭幕的时候,尼泊尔代表团在奥运村举行庆功晚宴,高誉珊接到Maskey的电话邀请,请她出席晚宴。和老师请假后,高誉珊和奥组委负责尼泊尔团接待的其他几位老师及志愿者准时赴宴。晚宴中,Maskey介绍她认识了尼泊尔大使馆的官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