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梦)住老年公寓虽吃喝无忧,但一旦患大病,老人必须上医院治疗,又会陷入无人照顾的困境。省政协委员李少平昨日告诉记者,他参与的农工党湖北省委员会提交的提案《大力推进医养结合模式》受到关注。来自民盟界别的政协委员也将目光聚焦于医疗养老,提出由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快医养结合模式的推广。

  养老院不便就医,医院不能养老

  “现在一对小夫妻,不仅要照顾4个老人,连爷爷奶奶辈可能都要管。”李少平说,我省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人养老问题不单纯是吃喝问题,还有医疗问题,只有保障了医养结合,老人的晚年才能称得上有质量,才能减轻年轻人负担。但是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互相独立、自成系统,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

  民盟湖北省委员会的提案中也分析了当前几种模式的利弊,如居家养老医疗服务模式,虽然受众广、成本低,但老人享受到的服务质量不高;托管养老机构模式在社区设服务站,利弊和前一种模式差不多;第三种是在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引进养老机构和在医疗机构设置养老病床,目前在操作上还存在困难。

  建议政府出台政策推进

  记者了解到,湖北省卫计委去年3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社区养老院的意见》,力争2020年让每个中心社区建成一所养老院。李少平介绍,医养结合的模式至少需要民政、卫生和人社共同参与推广,如果能从政府层面出台政策则有利于加大推进力度。

  针对目前企业在推广这一模式中遇到的困难,农工党湖北省委员会建议,各级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应配套的规划,将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建设纳入区域老龄发展规划、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中,探索建立医养结合的财政补贴制度,积极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

  “养老公寓费用太高也是目前的问题,如果将医保引入医养结合机构,可吸引更多老人。”李少平介绍,该建议在民盟湖北省委的提案中也明确提出,在二级医疗机构、大医院的分院中划出病床开展服务,可使用医保卡,农村则以县级医院标准扶植乡镇卫生院开展医养结合。

  加强养老机构人才队伍培养

  我国养护人员的需求达到1000万,而实际上只有20-30万人从事该项服务。

  李少平认为,应加强养老机构人才队伍培养,一方面可以在医学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老年养护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独立的养护学院,为医养结合模式培养后备人才。

  另一方面,对符合条件的参加养老护理职业培训和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的从业人员按规定给予补贴。并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养护队伍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鼓励更多的人才投入到老年养护队伍之中。

  同时,在有条件的大医院可以开办养老机构或者开设老年医学专科,专门为老年病人服务。中小医院、业务不饱和的社区医院可以转型发展,投办养老机构,实现与居家养老中心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