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左90°,放下吊钩,钩牢吊件,抬升,再转右90°,到达指定位置,轻轻放下。

  5日,在武汉绿地中心工地主楼顶模230米高空一个不足2平方米的驾驶室内,26岁的卢有珍稳健而熟练地操作操纵杆,一捆重达30吨的钢构吊件“听话”地随着塔吊从地面升了上来。

  卢有珍是麻城姑娘,身材纤细,却透着一股泼辣劲。“刚开始也有些发怵,但慢慢就习惯了,跟地面上开吊车感觉是一样的!”卢有珍笑着告诉记者,她是2014年6月1日来到绿地中心工地的。此前,她已在襄阳一工地上开了一年多的平臂吊车。

  介绍她来武汉工地的,不是别人,正是同村的表弟媳妇肖金花。那时,肖金花还只是工地上的一名信号工。最终同是1989年出生的两人,通过相互鼓励,于2015年4月双双拿到高空塔吊操作证,成为该工地380塔吊主控司机。

  “一般一台高空塔吊,需要两名司机两班倒,我们姐妹俩,刚好分到了一组。”卢有珍介绍,根据劳动守则,每天一人上班,另一人休息,工作时长为9小时左右,中晚餐可各休息半个小时。但如出现身体不适或状态不佳,一定要停下来,由另一个人上,不可带病上岗。

  “操作过程中,服从信号工的调度,操作稳健灵活非常重要!”姐妹花告诉记者,这中间容不得半点分心和闪失,斜拉歪吊更是不容许。“一旦出现差池,轻则移放不到位,重则数十吨的钢材撞向墙体,发生吊物伤人的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为此,两人每天都有一个习惯,下塔前一定把驾驶台擦得干干净净,让下一班的姐妹有个好心情。

  “我非常佩服她们,如此年轻却有着相当过硬的技术和心理素质。”中建钢构部门经理刘德山说,姐妹俩从事该工作9个多月以来,没有出现任何操作不到位的情形。需要用塔吊的时候,从寝室到工地,15分钟内就会赶到。

  高空作业,有苦也有乐。卢有珍颇有诗意地告诉记者,由于塔吊一般比主体建筑高,塔吊司机也被誉为“最接近太阳的人”。塔吊视野开阔,是看长江景色的好地方。不忙的时候,她和小肖都会透过玻璃窗,望望长江,想想这座城市的美好。

  “能伴随着这座城市一步一步‘长高’,是我们的幸运。我们的目标就是干到武汉绿地冲向636米最高点的那一天!”时近新年,姐妹花告诉记者,吃完当天工地上的年夜饭,她们就回家过几天年,正月初五上班,迎接新一轮的“绿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