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的小琪说什么都不愿意去上学](http://n.sinaimg.cn/hb/transform/20160904/gXXK-fxvqctu6156585.jpg)
![村级学校学生流失严重](http://n.sinaimg.cn/hb/transform/20160904/DalS-fxvqqsk4697817.jpg)
想到镇里上小学怎么这么难?
又到了学校开学的时候,孩子们都背着书包高高兴兴的回到阔别两个月的学校,监利县网市镇三圣村的尹作才师傅眼看着周围的孩子都去上学了,自家的孙女儿小琪却在家没学上。
“我不去,打死都不去。”小琪一听到让她去上学,就连声说道。
小琪说的话让我们有些吃惊,一个才八岁的孩子,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当记者问小琪为什么不愿意时,她委屈地说“没有小朋友”。
尹师傅告诉我们,小琪本来在村里的小学读书,从学前班读到一年级,都挺好的,但现在学校里的孩子越来越少,今年二年级才三个学生,小琪经常说在学校没有小朋友一起玩。
暑假时,村里在镇上上小学的孩子都回来了,小琪和他们一起玩时,发现镇上的小学更有意思,小姑娘回来后,就吵着要去镇上的小学读书,说镇上的小学还有美术课、手工课,还跳舞,可村子里的学校只有语文数学课。
小琪是独生女,家里的宝贝疙瘩,其实,就算小琪不说,尹师傅看到镇里的小学学习环境比村里好,他也很心动。
眼看开学了,小琪开开心心的等着去镇里上学,但尹师傅到镇里的小学给小琪报名时,对方表示,小琪这种情况得先到村小学开转学证明。可尹师傅说,村里的小学不肯开转学证明。
解决了!凭转学证就可入学
村里的小学为什么不肯开证明呢?我们决定去村里的小学看看。
一到学校,小琪显得很兴奋,像小主人一样,带着我们四处参观,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但学校里有些冷清,有的教室还是空的。
我们到学校的时候,张校长正在给一年级的学生上课,知道了我们的来意,张校长说,学校从来没说过不给开证明,”他们从来没来找过我们,他们要先来找我们啊,今天早上都开了两个证明。“
张校长说,学生转学是很普遍的事情,只要小琪的爷爷奶奶到学校来说明情况,他们开一份转学证明,小琪就可以到镇上的小学读书了。除了小琪,本该在这儿上二年级的另外两个孩子今年也转学了,刚才我们看到的那间空教室,就是给二年级的学生准备的,可现在二年级没有学生了。
学生流失严重村级学校怎么办?
张校长在村里的小学当了二十年的老师了,见证了这所学校的风光和落寞。学校最多的时候有600多个学生,十几个老师。
但是从2000年开始,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开始变少,2009年时,因为学生太少,五六年级被撤销,去年,学校二年级只有三个人,到了今年,人就更少了。目前只有三十几个报名,一年级八个,其他的都是学前班,而学校也就三个老师。
为什么学校的学生会越来越少呢?张校长觉得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一些小孩跟着外出务工的父母一起出去了,另一个原因是农村小学教育质量达不到镇上或者城里小学的质量,有些父母把小孩送到了城里的小学。
张校长一方面为可以去镇里读书的学生高兴,另一方面也为留在这里的学生担忧,学生越来越少,如果有一天学校办不下去了,这些孩子该怎么办呢?
张校长不无担忧地说:“镇里一年三四千,我们只要三四百,不是每个家庭都能负担起,还有年纪太小的,你让他去那么远怎么办?”
在我们采访的时候,小朋友们一直在张校长身边跑来跑去,亲昵的抱着她,张校长说,基层教师不容易,她能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二十年,更多的是对孩子的爱。
“现在工资1500,我家里条件挺好的,不差这份钱,我就是做习惯了,喜欢做这个。”张校长告诉我们。
眼看着到了中午,张校长要照顾孩子们午休了,我们也离开了学校,赶到尹师傅家里,告诉他怎么去办理相关手续。
小琪上学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是三圣小学张校长的话让我感触良多,面对仅剩的30多个学生,学校一方面要坚持办下去,不能让孩子失学。但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学生流失,学校难以为继的困境,这个矛盾该怎么解决呢?
(记者 魏伟 昌子琪)《垄上行》记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