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中捞出金丝楠木 疑似“故宫遗木”

专家在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检查木头的横切面。专家判断,树龄有200年以上,在水里浸泡起码100年以上,价值超过1000万元。专家在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检查木头的横切面。专家判断,树龄有200年以上,在水里浸泡起码100年以上,价值超过1000万元。

  近日,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的两根木头“走红”,原本不起眼的木料被专家认定为珍贵的金丝楠木,价值超千万元。其收藏者认为这两根木头属于明代修建故宫时的漕运木料,意外在嘉鱼落水,沉江数百年。他希望能将木料捐赠给故宫。

  据了解,接受捐赠是故宫文物的重要来源之一,此前也多次有群众向故宫捐赠珍贵文物。但新京报记者从故宫了解到,目前尚未收到与此事相关的信息。

  文物法专家则表示,如果木头被认定为文物,将收归国家所有。

  5年前打捞自簰洲湾

  两根楠木摆放在嘉鱼县明式原木家具厂里,已经有近5年时间了。

  该家具厂厂长雷军向新京报记者回忆,2012年12月的一天傍晚,一位渔民在嘉鱼长江簰洲湾捕鱼时,渔网兜住一根木头,但怎么捞都起不来,于是给常年收购乌木的雷军打电话。

  簰洲湾地处长江中游,呈U字形,水流湍急,渔民经常在水底捞出黑色的阴沉木,俗称乌木。乌木由树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在缺氧、高压、微生物的作用下,经成千上万年炭化过程形成。据媒体报道,当地渔民曾打捞乌木成风,形成了交易市场。

  雷军赶到现场后,两人又捞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捞不动。随后,雷军找来牵引车,用钢丝缆绳把木头牵引到江边,再用起重杆拉到岸上。这根木头总长19.6米,重约5吨,锯成了约10米的两段才运回厂里,前后花了9万元。

  雷军曾想将木材锯开做成家具,但有人告诉他,这么大的木头很可能是用于故宫的皇家木材,他“不想毁了”,便保存起来。雷军称,曾有几位买家出数百万高价购买,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交。

  今年国庆期间,雷军在武汉参加某网站举办的一个免费鉴宝活动时,提到自己收藏了一个“故宫的宝贝”,引起专家团队的兴趣,随之被媒体关注到。

  专家称树龄至少200年

  11月1日,中国文物学会会员、高级园艺师蔡吉悟来到家具厂,对这两根楠木进行了鉴定。只见两截黑色的木头放在草地上,包裹着厚厚的树皮,两头各有一个树洞,据推测是为了方便绳索捆绑而凿的。

  蔡吉悟割下一块木头进行了辨别,“可以看得出来树龄有200年以上,但什么时候被砍伐和遇水还不能确定。”蔡吉悟告诉新京报记者,“在水里浸泡起码100年以上,才能达到这个效果。”

  蔡吉悟观察木头上留下的开口和绑绳的痕迹,认为砍伐工艺属于较为古老的传统工艺,“但不能说是什么年代的,也许三四百年前,也许几十年前,都有这样的工艺。”

  木头非常直,几乎没有弯曲,蔡吉悟认为是经过了精挑细选的标准建筑用材。但是否用于故宫营造,他表示“不能准确判断”。

  关于这根木头的价值,从事了20年木头研究的蔡吉悟算了一笔账。他根据市面上金丝楠阴沉木珠串的重量和价格计算,5吨的金丝楠阴沉木总价超过1000万元。如果制成家具,价格会更高。

  雷军告诉记者,如果这两根楠木确属故宫漕运木料,他愿意无偿捐给故宫。他计划立刻用吊车将木料装进仓库,妥善保管。

  ■ 焦点

  1 是否为故宫用料尚未下定论

  昨日,新京报记者从故宫了解到,故宫目前尚未收到与此事相关的信息。

  据悉,接受捐赠是故宫文物的重要来源之一,此前也多次有群众向故宫捐赠珍贵文物。在接受捐赠之前,故宫相关专家会对文物进行详细科学的认定,再作是否接收的决定。

  而金丝楠木确实是建造故宫的重要用材之一。故宫三大殿的金漆龙纹宝座都以楠木为胎,罩以金漆,髹饰龙纹。金丝楠木家具也是紫禁城重要的室内陈设家具,及佛堂不可或缺的家具。

  单士元《故宫史话》曾引用《明史·宋礼传》一段记载:“会北京营建,命取材川蜀……历溪谷险绝之地,凡材之美者悉伐取之。由是,楠、杉、松之属出三峡,道江汉涉淮泗,以输于北者先后相属。”

  根据史料,约600年前明成祖朱棣兴建故宫时,便在南方采集以楠木为首的各类木料,其中四川木材质量尤高。木料砍伐后被运到河道,顺长江转运到淮河,再顺运河或海运到塘沽,转运到北京。嘉鱼簰洲湾位于四川的下游,是故宫木材漕运必经之地。

  蔡吉悟说,楠木生长于四川、湖北、江西、广西等多地,但四川雅安由于气温偏低,生长的楠木优于其他地方。他判断雷军所藏楠木属于质量最高的一类,应是产自雅安附近,而不是本地生长的。

  至于这两根楠木是否为故宫修建而采集,蔡吉悟认为无法下定论,因为其他皇家建筑也会使用楠木。“除非故宫保留了当时没用过的木料,比较大小长度、砍伐工艺等才能判断出来。”

  2 若判定为文物将归国家所有

  从江里捞出的金丝楠木,如果确实为“故宫遗木”,时间久远,归属权到底应属于谁?

  中国文物学会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文化遗产法研究所所长王云霞告诉新京报记者,天然金丝楠木、乌木等,因为不是人创造出来的财产,所以并不是文物,属于无主财产。在此前的案例中,无主财产归属权有的被判定为国家所有,有的被判给发现者,没有定论。

  “如果事情发生在今天,故宫丢了木料,又找了回来,就属于民法上的遗失物,肯定要归原主。但是年代很早的话,就不能用今天的法律原则判定。”王云霞认为。

  然而,雷军所藏的楠木上有了人工砍伐和绳索绑缚的痕迹,性质就不一样了。王云霞说,由于经过了人工生产和加工,她倾向于该楠木会被判定为文物,具体判定需要文物主管部门介入。“根据文物保护法,地下、内水遗存的文物,都属于国家所有。”王云霞说。

  据媒体报道,前几年嘉鱼当地渔民曾打捞乌木成风,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商人纷至沓来采购,当地派出所查扣了大部分乌木。广东惠东也有人打捞和出售过乌木,当地警方依据《民法通则》规定的“无主埋藏物归国家所有”,也进行了查扣,但认定打捞者行为不属违法犯罪,当地政府不仅没有惩罚,还给予了打捞者补偿和奖励。

  ■ 对话

  楠木收藏者雷军

  既然打算捐,就没打算回头

  新京报:你如何判断楠木是属于故宫用材的?

  雷军:之前一个有文化的朋友说,这么好的金丝楠木,只有皇家才能放排。之后我多方考察,很多人来看,都认为只有皇家才能有。后来我就一直放在那里,不想做成家具把文物毁了。

  新京报:这五年来,木头一直露天放着吗?

  雷军:先是放在仓库,前不久搬了厂房,就拖过来,一时没有搞好(仓库),放在露天就2个月,保护得蛮好的。

  新京报:你花在木头上的9万元包括哪些开销?

  雷军:9万元包括渔民的信息费、吊车费、拖车费等。国家给就给,不给就算了,我不会主动去要。

  新京报:目前打算怎么处置这两根楠木?

  雷军:尽快用吊车拖到仓库里面去,要保护起来,不能破坏了,保管得妥妥的交给国家。

  新京报:希望楠木有什么归宿?

  雷军:只要专家们说的是真的,我愿意捐到故宫。假如说,以后故宫需要换个柱子,用上这个木头,就等于把我的名字永远镌刻在柱子上,这不是很好吗?我既然打算捐,就没有打算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