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荆门来说,2017年的城市建设让人“眼前一亮”。东宝山下,竹皮河畔,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除了主次干道、沿河环境、老旧小区整治等“规定动作”之外,“两山”综合整治、小游园和地下管廊建设等“自选动作”也是出手不凡。

  2017年,中心城区实施城建项目399个,完成投资394亿元。一批重大城市建设项目的陆续竣工,给荆门城市带来了持久活力,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每条路、每座桥、每栋楼、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都见证着荆门的城市底色。

  处处工地,搭建城市“骨架”

  驾车自北向南通过白云大道,从焦柳铁路虎牙关大桥下穿过后,眼前道路豁然开朗。崭新的路面经过雨水冲刷,看上去更加养眼。绿化带内新植的栾树、紫薇、桂花树等,让人耳目一新,整条道路的视觉感受更加开阔。

  白云大道是中心城区“三环八射六隧”骨架路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荆门、荆门南两个高速公路出入口进入中心城区的必经之路。白云大道改造工程项目全长3.16公里,总投资2.89亿元,去年9月18日工程完工正式通车。与此同时,还有海慧地下通道等10处人行过街设施、阳光大道改造、三条高速公路出入口沿线景观提升等一批城建重点工程在建或者完工,城市面貌随之持续改善。

  去年,我市还完成了荆石线供水管道工程建设,启动建设荆东门站,积极推进城区集中供热,市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京山县用“智慧京山”理念引领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高标准完成轻机大道综合改造;沙洋县积极推动滨江新区建设,大力实施道路畅通和延伸工程,有力推动了城市提档升级;钟祥市以“城乡共建、六城同创”为抓手,着力改造历史文化街区,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

  开门见绿,描绘城市“细节”

  过去是小块荒地、乱丢垃圾的脏乱差地带,如今经过整治,变成了芳草萋萋、鲜花满地的小游园,可看景、可休憩。这些家门口的“绿色福利”,让荆门市民幸福感倍增。

  关帝路小游园位于关帝路与望兵石路交会处,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虽然已经过了草木繁盛的季节,仍可看到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两边,各种植物错落有致,休闲座椅、庭院灯具、公共厕所等一应俱全。“以前,有农村亲戚来串门,看到我们门前这块脏乱差的地方,说连农村都不如。现在好了,垃圾堆变成小游园,我们的居住环境好了很多。附近居民没事就来这里健身、跳舞、唱歌,小孩子也有了玩耍的地方。”回忆过去,附近居民苏永红不无感慨。

  在我市,这样的小游园还有不少。去年,我市先后建成蒙泉生态园、南片区公园、海慧小游园等10个小游园,建成面积达到23.64万平方米。

冬日下的蒙泉生态园。荆门晚报记者 李晓雪 摄冬日下的蒙泉生态园。荆门晚报记者 李晓雪 摄

  和小游园同时开工建设的,还有众多的绿色建筑。去年底,按照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打造的漳河新区绿色生态科技产业城展示中心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此外,竹皮河水环境综合治理进度加快,城市黑臭水体进一步消除;统筹推进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开工率处于全省领先位置。

  安居工程,聚起城市幸福

  “棚户区改造新开工19980套、基本建成15623套、 分配入住13230套,分别占省定目标任务的100.2%、189.9%、330.8%。”这是去年我市在保障性安居工程上交出的成绩单。

  在三三二六工厂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现场,一栋栋新建的高楼格外抢眼,69岁的市民谈春桃新家也在其中。虽然还未搬进新房,但她对未来充满期待:“现在的房子在4楼,但是我腿脚不利索,上下楼不晓得几吃力。以后住了电梯房,不仅环境好,进出也更方便。明年9月份,我就能搬进温暖舒适的新房子。”作为荆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受益者,她心怀感激。

  去年,我市成立了市县两级棚改工作指挥部,出台棚改优惠政策“黄金十条”,坚持市级平台为主、区级政府配合,政策性融资为主、商业银行贷款为辅的棚改融资模式,实行“市级统筹、封闭运行、分区建账、综合平衡”的资金平衡模式。同时,首次将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双创人才”纳入公租房实物配租对象,住房保障实现“扩标提面”。

  我市还大力推进棚改安置货币化,去年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82.12亿元,消化商品住房312.1万平方米,呈现出“库存下降、供销两旺”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