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为数头江豚跃出水面嬉戏。中新社记者 黄余洋 摄资料图为数头江豚跃出水面嬉戏。中新社记者 黄余洋 摄

  中新社武汉6月2日电 (马芙蓉 孙慧)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存活、代号为F7C的小江豚2日迎来一岁生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克雄透露,中国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江豚已多次获得成功,建立了完整的繁育技术体系。

  记者当天看到,体型接近成年江豚的F7C江豚在水池里转圈、吐水、玩球,一刻不停歇。饲养员介绍,该江豚为雄性,目前体长近130厘米,体重约50公斤,身体健康、发育正常、行为丰富,以鱼为主要食物,每餐进食量与成年江豚持平。

  长江江豚是全球唯一江豚淡水亚种,受人类活动等影响,其种群数量锐减。2017年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结果显示其种群数量约1012头,状况极度濒危。

  作为中国从事鲸类保护生物学研究时间最长、学科门类最全、国际合作最为活跃的研究团队,中科院水生所创建了长江豚类保护的理论基础,参与了长江豚类保护区建设、迁地自然保护种群建设和管理等活动。

  王克雄介绍,自1996年建立首个饲养群体以来,长江江豚人工饲养繁育一路发展,至今已建立完整技术体系,包括饲养设施设计、野外驯化训练、常见疾病防治、妊娠诊断检测、新生幼豚护理等八项技术,摸清了其哺乳行为发展、进食饵料鱼行为发展等规律。

  他表示,长江江豚保护包括就地保护、迁地自然保护、人工繁育研究,后者是前两者补充。人工饲养繁育并不是为了放归自然,而是希望借此开展长江豚类的繁殖生物学、生理生态学、生物声学及遗传学等基础生物学研究,为自然种群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在F7C江豚之前,还有两头在人工水池和网箱环境中繁殖存活的长江江豚,分别为出生于2005年的“淘淘”和2016年的“贝贝”。“淘淘”“贝贝”目前均身体健康、表现正常,“淘淘”还参与了子二代繁殖。(完)

  责任编辑:邓珉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