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根治渍水还要三五年 各区政府负责社区排渍


经历去年“6.18”渍水之痛后,武汉排水系统迅速整治、改善。但要想根治渍水,还需举全市之力,花大笔资金对排水设施进行大改造。
老渍水点:
经过治理不淹水了
今年5月29日,武昌中南下徐家湾因渍水出名。这个被称为武汉淹得最狠的地方,水深一度没过汽车引擎盖。事后武昌区排水队在这里加设两条排水管线,并增设临时泵,安然度过昨日的暴雨。
武昌徐东大街汪家墩路段,昨日经受住今年第四轮暴雨袭击。一年前因主排水通道沙湖港淤积,这里渍水深达30厘米,雨停后13个小时渍水不退。事后水务部门打通排水通道,对沙湖港大力清淤。在今年历次暴雨中,汪家墩安然无恙。
汉口新华下路涵洞、竹叶山涵洞去年渍水成灾,车辆冲入水中被淹熄火。其后的改造中,水务部门一方面铺设管道引走周边来水,同时在涵洞加设水泵。今年,这两处地方没有渍水。
市水务局排水处处长项久华表示,这些渍水点改造效果,其实是大系统改善后的功劳。去年至今,市水务局一方面对排水管网清淤疏通,一方面改造泵站、疏通沙湖港等主要通道,加上对个别点位改造,使我市渍水情况大为改善。
新渍水点:
随手扔的垃圾堵死排水口
昨日,微博上汉阳王家湾因为渍水很“火”。但很多人看着水面抱怨时,恐怕没想到这片“海”是很多人随手丢垃圾造成。
昨日8时许,汉阳王家湾21购物中心门前暴雨转急。但天上雨下的猛,地上排水漩涡却渐渐缩小、消失。雨水无路可走,在路面积成百米长河。积水最深处接近40厘米。王家湾迅速成为取代武昌下徐家湾的渍水重灾区。
汉阳区排水科负责人介绍,该路段有两口雨水收集井,暴雨将丢在路面的垃圾冲向井口。水务工人到场查看发现,井口被塑料袋、牛奶盒子、包装纸、树叶等几乎完全堵死,水流不下去,导致路面积水。
武昌火车站地下通道,因为被方便面盒子淤塞了进水口,昨日通道内一度渍水深达10厘米。在雄楚大街武汉理工大学段,也因树枝等杂物被冲得淤塞在井口,造成路段渍水。
“顽固”渍水点:
暂时消除不了 要动大手术
汉口韦桑路81中门前路段,在市水务局发布的渍水预警中都榜上有名。据市水务部门介绍,这里前期经过改造,增设了一条管径600毫米的排水管。但这里地势太低洼,加上排水主通道——下游二七横路二期工程尚未实施,这里排渍只能依靠水务部门应急抢险。要想根治这里的渍水,必须加快推动二七横路二期工程,但上亿元的资金成为最大阻碍。
与此类似的还有武昌白沙洲大市场周边、汉阳墨水湖芳草路等地,要想治理需要大规模铺设大管径管线、建设新泵站。这些项目除了大批资金,还涉及复杂的多部门协调。
项久华表示,武汉渍水治理已初见成效,但要想彻底治愈江城渍水病,还需要启动一批大项目。涉及新建、改建、扩建泵站,管线升级改造等方面。只有在3至5年内这些项目到位,武汉渍水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
记者 匡志达 马辉 通讯员 高山 王景云 王先浩 实习生 周胜云
社区排渍到底该谁管?
本报讯 (记者 匡志达 通讯员 高山) 昨日,记者在《武汉市城市排渍应急联动工作预案》中看到,社区排渍工作首次明确了责任人:由各区政府负责。
预案规定的范围是: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以及东湖开发区、武汉开发区、东湖风景区、武汉化工区管委会。
市水务部门负责人介绍,这是武汉市首次将排渍工作提升到防汛的高度,从此排渍不只是水务部门一家的事,而成为全市各级政府及所有部门共同责任。
您住的社区有渍水吗?
请致电本报热线82333333或通过微博@武汉晚报
本报讯 (记者 蔡早勤 实习生 张啸) 前晚至昨日,今夏的首场大雨如期而至。在我市的部分老旧社区,不同程度的会出现一些渍水,今起本报向全市征集社区渍水点,并将请来水务部门的排水泵、“龙吸水”等设备为您现场解除渍水之苦。
市民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反映您所见到的渍水点:拨打本报新闻热线82333333,或者通过新浪微博@武汉晚报。本报在接到相关渍水的线索后,会集中反映给水务部门,尽最大的努力来排除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