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于2010年11月02日 《南京日报》)
■被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后,他自费跑到四川绵阳实地考察沼气池建造技术,回来为社员解决做饭、照明问题
■回北京上学那天,全村没人上山干活,排了很长的队伍送他,足足送了十多里,还有十几个人硬是步行60多里送他到县城
■从福建回到梁家河村,看到昔日牛一样勤劳的劳动模范武林娃不再强健时,他眼眶潮湿了,握着武林娃的手半天不肯松开
他带了一箱子书下乡
梁家河村40岁以上的村民至今还记得,那年隆冬,公社通知说,上面派来15名北京“知识青年”,要生产队派人接走。
1969年1月13日,吃过早饭后,大队支书一声吆喝,社员们换上拆洗翻新过、准备过年时候才穿的新棉袄,带着活蹦乱跳的孩子,赶着队里的毛驴,浩浩荡荡朝文安驿公社行进,个把钟头后,大伙儿就拥进了公社大院。
交接的场面远没有社员们想象的那么热闹——公社已经把知青名单提前分好,各大队支书根据单子招呼分给自己的人,点名确认后,社员帮助知青拿箱子铺盖行李,知青跟在社员后面回大队。
搬运行李的时候,有一个小插曲,现任梁家河村村支书的石春阳至今记得很清楚。“当时有个后生,平时村里人都知道他精明。那天给知青扛箱子的时候,他率先挑了一个看起来比较小的棕箱,结果在路上还是落在了后面。等歇息的时候,他随手掂量了一下别人扛的大箱子,才发现远没有自己的沉,他嘴里嘀咕说,这北京知青是不是带了金元宝。后来证实,那个箱子是习近平带的,里面装的不是金元宝,而是一箱子书。”
当时,这批知青的年龄大多十六七岁,习近平更小,还不到16岁。这15个孩子中间,有10个人的父母正在接受批斗。
吃苦耐劳好后生
梁家河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河,只有一条沟渠,雨季的时候沟渠里才流淌一些泥水。
沟渠两侧是陡峭的山坡,先人们利用这种山坡地形顺势挖出一孔孔土窑洞,就是家。全大队200多名社员就住在这些土窑洞里。
习近平被安排到二队一户社员闲置的土窑洞里。土炕、灶台、团子,眼前的这一切,知青们都十分陌生。土炕是什么?土炕就是床,和床不同的是它是用泥坯做成,下面留有烟道,做饭时烧火的余热可以用来取暖。团子是什么?团子就是窝头……
时任梁家河大队一队队长的石玉兴回忆说,知青来到梁家河的第一顿饭,吃的是当地名吃“抿尖”。
>>>>>今日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