Ⅴ
缺血与亏损:错过的破产
在与“胡汉辉”合资的19年中,江汉饭店几乎年年亏损。最终,留下了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债务。一个背着沉重债务负担的“缺血”的酒店,已很难找到突围的希望。
从1992年合资公司成立,到2011年3月“胡汉辉”集团彻底退出,在近20年的合资历程中,江汉饭店走过的路可谓“全输”。
燕智平说,合资公司从成立开始,19年没有分过红。在合资的19年中,江汉饭店几乎年年亏损。最终,留下了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债务。“合资以来,胡汉辉集团没有赚到钱。江汉饭店白白损失了51%的股权,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更谈不上。至于员工,则是最为值得同情的一群。”他说。
张玲的话更为悲壮:“我们最好的青春都消耗在了这里。”
合资公司成立后,在1995年8月完成了再次装修正式营业。而实际上,据多位人士回忆,有一段时间酒店的生意并不差。但合资公司给人的印象,却是一直差钱。
在1995年的装修中,江汉饭店总共投入的资金约为660万美元。包括胡汉辉集团入股的255万美元,另有400万美元来自其在香港汇丰银行的贷款。
建筑面积不过9000平方米的江汉饭店,在2005年砸下的600多万美元,按当时的汇率折合人民币3000多万,已是天价。而汇丰银行的那笔5年到期的贷款,在到期后由港方予以了偿还,合资公司由此欠下香港股东近200万美元的债务。
值得指出的是,除了入股的255万美元,港方出资人此后再未追加投资。
时间流逝,酒店业竞争日趋激烈。一个背着沉重债务负担的“缺血”的酒店,已很难找到突围的希望。
到了2005年“关门事件”之前,据燕智平回忆,合资公司的负债或已达到千万美元。而当时酒店的资产估值应不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处于资不抵债的边缘。
一位老员工接受采访时称,当时曾有人提出让酒店破产,或再次出让股份,引入新的投资者以盘活资产。
但这一提议未引起重视。“如果当时破产,至少员工的利益能够得到保障。新的投资者进来后,股权或许可以更加多元化,酒店可能多一分希望。”这位人士说。
遗憾的是,当时合资双方都深陷在由土地证引发的一系列内斗中,无暇他顾,也不可能有人愿意承担破产的后果。
Ⅵ
1914年,犹太裔设计师史德生为这栋建筑取名“德明饭店”。“德明”取自法语,意为“终点”。这栋建筑将迎来100年,不知道会不会真的走到“终点”。
黯然的道别与未尽的结局
2011年3月,合资19年,实际于2006年就已“撒手不管”的香港“胡汉辉”,在心灰意冷之后黯然退出。“胡汉辉”退出的条件是:中方支付2000万元,此前中方所欠债务全部勾销,而港方则以1元人民币的价格,归还51%的股份。
但中方拿不出这2000万。
此间发生了一个或能改变事态走向的插曲。传闻当时江汉饭店的国有出资方湖北省海外旅游集团曾求助于母公司“鄂旅投”,后者一度准备让其下属的洪山宾馆来整合江汉饭店。
此事若成立,则鄂旅投将拥有江汉饭店100%的股权,江汉饭店重回国有企业性质。但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2011年3月,本地房地产公司“合汇置业”出面,拿下了港资公司手中的股权。江汉饭店的股权构成由此变为:省海外旅游集团49%,合汇置业51%。“合汇”拿到的,也许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否则,江汉饭店不会一直关门至今。
合汇置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放3年是为了“寻找酒店长期亏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据称其思路已明晰,打算将饭店改造成一个带有博物馆性质的高端酒店,预算总投资约为2.7亿元。
该公司希望能够拆除江汉饭店上个世纪50年代修建的附楼重建。但按照规定,此番重建,工地需为文物保护线退后8米至10米。合汇置业表示不能接受,理由是“酒店的面积已经够小了”。
已经闲置近3年的江汉饭店,目前唯一的选择似乎是继续闲置,尽管这并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1914年,犹太裔设计师史德生为这栋建筑取名“德明饭店”。“德明”取自法语,意为“终点”。这栋建筑将迎来100年,不知道会不会真的走到“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