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浮兰世立:“我还是原来的我”
陈姗姗
一个连续遭遇监视居住,两度病危,看守所三个月,牢狱四年的人,出狱后会是什么状态?
从湖北首富到阶下囚,从涉足十多个行业到商业帝国倒塌,作为东星集团的掌门人,兰世立在五年中就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命运。然而,当出狱之后的他再次坐在记者面前时,以往的侃侃而谈和激情澎湃并没有减少多少,言语间甚至比坐牢前更有底气,表现出难以置信的乐观与自信。
在武汉市武昌区一间精品酒店的普通标间里,兰世立已在此入住多天,主要是为即将在湖北高院开庭的东星融众股权质押融资纠纷案做准备,这一案件,也是引发东星旗下房地产公司易主,东星航空停飞、破产,以及兰世立锒铛入狱的导火索。
在与记者的交流中,兰世立并不忌讳畅谈过去,还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来说明“我还是过去的兰世立”,不会因为环境和某些人而改变自己。
在一些外界人士看来,兰世立代表了某一类企业家群体的缩影,他们敢闯、敢想、敢做,能够异于常人地抓住快速发展的中国爆发的各种机会,但由于在风险控制和经营管理方面的欠缺,往往造成创业容易守业难。
谈到东星的跌倒所需要进行的反思,他只是将其归咎于“遇到了坏人”,认为自己的经营和管理并没有什么问题。
政商关系:
“抗争比妥协有效”
说到东星的沉浮,兰世立与融众集团董事长谢小青及武汉市原副市长袁善腊的纠葛难以回避。
2008年金融危机时,急需资金的兰世立经袁善腊介绍,结识了以典当为主营业务的湖北融众集团董事长谢小青。
当年1月21日,东星与融众签订了借款合同,以当时价值16亿元的房产项目做抵押,借款3个亿;三个月后,双方又签订了委托管理合同和股权转让合同。这未能挽救东星,反而是后者步入深渊的开始。
兰世立对记者坦陈,这一系列合同其实就是民间借贷行为,双方约定的还款期两年,综合利率高达20%左右,但在签署了他认为只是“抵押合同附件”的股权转让合同后,对方却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伪造了出资转让协议,并进行了工商登记变更,最终使得东盛房产归到融众旗下,而融资的贷款也在支付了几期总计8550万元后停止。
在此期间,谢小青还介绍了中航集团与兰洽谈参股,以解东星航空之困,但最终由于收购股比和价格没有谈拢,兰世立强硬拒绝了中航集团的收购。
而之后迎来的,便是长达半年的监视居住、三个月的看守所关押,以及最终以“逃避追缴所欠税款”而判处的四年牢狱。
对于这一系列的灾难,很多人将其归结为兰世立不懂处理政商关系,他曾在湖北省主要领导召集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直言湖北的大环境还不够好,也曾在公开场合批评湖北的落后。
对此,兰世立辩驳,批评是希望湖北更好,而如果不懂处理政商关系,就不可能在武汉经营18年,将东星一步步做大。
如今,即使经历了18年后的“摔跤”,兰依然坚定地认为,很多事情和关系处理不能够妥协。“这几年我也一直在思考,如果当时能妥协,结果是否会更好?其间也一度动摇、隐忍,但换来的却是变本加厉的结果,所以才有了后续的举报袁善腊、状告民航中南管理局等行动。”
兰世立说,他崇尚的是战争中提倡的“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主动应对,独立抗争,比妥协更有效,没有绝对的安全,你够强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