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孚银行——三街交汇路口的金融宝地
现为:某快餐店面
现址:位于中山大道、南京路口
建筑欣赏指数:★★★
观光小记:这座大楼在日占期间也曾被用作日军特务机关——日军总兵司令部,也是汉口市民口耳相传里的阴森恐怖之地。大楼身上的迷彩还保留着战争时的外观,如不知底细的话反而觉得这图样给显得严肃端庄的现代派大楼添上几许不恭的色彩,况且鲜明的永和豆浆店的大招牌早就破坏了一本正经的氛围吧。
建筑史话:大孚银行于1935 年委托景明洋行设计,由汉口钟恒记营造厂承包修建。并于1936年竣工交付使用。建成为一栋钢筋混凝土四层大楼(转角处计五层),连地下一层。大楼占地50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668平方米。大楼转角为大门入口,朝向中山大道。当时被称为“摩登大楼”,即是现代派的大楼。现为"永和豆浆"租用。大楼表面现在还能看到几道浅绿色波纹长条,那是战争时期的建筑物身披的防空伪装,复原后依旧保留了这个外观图样。
金城银行——金城气势尽显威风八面
现为:武汉美术馆
现址:保华街2号
建筑欣赏指数:★★★★★
观光小记:这是一座气势庄严,姿态宏伟的学院派大楼,大楼正面复原了当初的原貌,梳洗打扮一新,连招牌都是一股文艺范儿。如果不是银行二字,真或许将它误认为一个货真价实的美术学院。
建筑史话:金城银行现为武汉市美术馆。金城银行大楼建设的特点,主要在于它的位置。它位于中山大道的分岔口,正面迎着中山大道,横面是南京路,从而大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大楼正面7间8柱,采用的是欧洲古典式廊柱样式。而柱廊高达三层,二层开半圆形拱窗,上面有厚重檐口和山花。若从廊外来看,既有雄伟感,又有开阔感,也富有变化。这是一座气势庄严,姿态宏伟的学院派大楼,大楼正面复原了当初的原貌,梳洗打扮一新,连招牌都是一股文艺范儿。
大陆银行——“中国人民很行”后的平凡生活
现为:“中国人民很行”,民用住宅
现址:中山大道912号
建筑欣赏指数:★★
观光小记:大陆银行的旧址基本上已被改造殆尽,现在已经被用作民用住宅使用,牌额位置留着当年的“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可以看出,解放初期,中国人民银行曾在此地办公过。今时今日,倒是显得并没有一点不和谐之处。说的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国人民当然很行啦,物尽其用才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品质。
建筑史话:大陆银行位于中山大道扬子街口,两条街的转角组成一个优美的钝三角形。该行大楼系由中国建筑界泰斗庄俊(达卿)工程师设计,李丽记营造厂承包修建,1931 年始建,1932年竣工。整个大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风格为现代主义与古典主义融合。
中孚银行——迷失在路上的白色幽灵
现为:某大药房店面
现址:南京路45号
建筑欣赏指数:★★
观光小记:如果不是礼拜三大神的特别指点,平常人路过真会很难发觉这么一家老银行的痕迹,朴素到不行的欧式风格装修其实是把旧有建筑脱胎换骨般改造后的产物,这似乎有点像同样身世凄凉的永利银行。尽管已经走过了足够长的岁月,但现在却成为了找不到灵魂的彻底迷失的尴尬存在,
建筑史话:建于1917年以后,砖混结构,立面呈三段式结构,造型看起来有点索然无味。中孚银行由孙多森(李鸿章侄外孙)等人1916年创办,总行设在天津。虽然看得出整栋建筑有着老洋行建筑的骨架,但是由于外观变动改造太大,已经很难从外观看得出当年的痕迹。
大陆坊——里芬坊间藏着的老武汉生活
现为:民用住宅
现址:位于汉口扬子街与南京路之间,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912号
建筑欣赏指数:★★★★
观光小记:大陆坊内现在仍住着不少居民,武汉人在老里芬的生活状态,可以在这儿一览无余。一条窄巷,幽幽的在红砖房子里延伸,各种不知名的线在头上的空间交错纵横,一切都好像有生命般在自我生长一样,在现代楼房里住久了的我恍惚走回了20年前的老旧时光里。
建筑史话:大陆坊,系私人银行“大陆银行”所建,是名大陆坊。大陆坊是民国时的高档住宅区,一片的欧式建筑,透出一股旧时的贵族气息。最初,这里的住户多为银行高层职员、军官、生意人、医生等。1938年武汉沦陷后,曾经住过日本宪兵队。上世纪80年代,大陆坊在原先的基础上又加盖了一层,住户也急剧增加,部分墙面开始破损,木质楼梯的油漆逐渐剥落。1993年被武汉市政府定为二级优秀历史建筑保护项目,并对大陆坊建筑进行了维护和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