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舒捷 文/记者 舒捷 雷玲 见习记者 吴秋梅 实习生 江丽颖 方维妮
图/见习记者 鲁祎祎 熊雄 石健 实习生 方曦
前身为英、法、俄、德、日、比六国洋商跑马场,俗称西商跑马场的解放公园,在今年4月15日迎来了新的荣誉——“国家重点公园”。
同时,也是继中山公园、黄鹤楼公园之后,武汉第3个获得此殊荣的公园。解放公园的新荣誉,意味着武汉国家重点公园数量位于中部城市之首。
“国家重点公园”的称号可以说是对解放公园的重要褒奖,只有具备重要影响和较高价值,且在全国有典型性、示范性或代表性的公园才能获得。截至目前,全国共有63个公园被授予此称号。
武汉,应该是个和公园有缘的城市。
清末湖北道员任桐极爱沙湖之美,曾自封“沙湖居士”,他在《沙湖志》中仿“西湖十八景”总结出“沙湖十六景”,可见当年沙湖之美。
任桐不仅撰写了《沙湖志》,更在这里修建了最早的开放式公园。《沙湖志》和任桐所建的沙湖公园,也成了如今新沙湖公园景观工程设计人员的灵感来源。通过传统和现代化的造景手法,再现任桐所描绘的意境。
上世纪30年代初,周苍柏先生在东湖西北岸创建海光农圃。周母去世后,周苍柏先生将母亲安葬于这块风水宝地,并亲自规划绕坟种植了一圈桂花树,至今这些树树龄在九十年左右,树高达十二米,仍然是生机勃勃,七颗树拥簇成一个巨大的树冠,树形优美,蔚为壮观。周母墓迁走后,此处成为游客赏景之地。中秋时节,金桂飘香,更使游人流连忘返。
解放后,周苍柏先生将海光农圃捐献给国家,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接受。时间变换,海光农圃就成了如今的东湖梨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