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武汉曾被誉为“东方芝加哥”,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能和“大”字连在一起的,除了“大上海”,就是“大武汉”,那时的武汉,是当之无愧的一线城市。但从上实际80年代开始,武汉日渐失去往日的荣耀。武汉曾经经历中部塌陷,如今正在高调复兴:GDP将跨入万亿俱乐部,城建欲赶超广州,中国光谷迈向世界级.....武汉离一线城市还有多远?

什么是一线城市?

  • “一线城市”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综合各种说法,常见标准包括以下8种,你认为武汉在这些方面达标了吗?
  • 传统历史地位
  • 在清朝末期、国民政府时期,武汉三镇经济繁荣,曾有“东方芝加哥”之称。新中国成立后,武汉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大批“武”字头企业陆续建成,极大地提升了武汉的经济地位和城市实力。80年代中期以后,武汉逐渐被“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很多城市超过。

  • 聚集大量的非经济职能机构
  • 目前,法国、美国、韩国在武汉设有总领事馆,英国领事馆将于2015年设立。当前武汉市已初步完成领事馆区选址及建设规划方案,选址片位于汉阳地理中心,墨水湖以南,江城大道东侧,规划的墨水湖南路以北,连通港路以西,用地面积约9.56公顷。

  • 最高层次的经济发展水准
  • 2013年全国城市GDP十大城市排名,武汉连续第二年位居第九位,与四个直辖市和广州、深圳、苏州、成都、杭州一道稳居中国城市经济规模第一方阵。

    武汉工业附加值、科技型和服务业占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武汉正迎来城市复兴的良好机遇GDP排名还会有继续爬升的空间。

  • 聚集名流得到外来人口认同
  • 近年来,随着武汉经济的不断发展,来汉旅游、投资、读书的国际友人和留学生愈来愈多。截至2011年,武汉大约有6000家外资企业,每年约有1500多位专家到武汉工作,在汉长期居住的外籍人士有近万人。武汉想得到外来人口认可仍需加紧努力,提升城市软实力。

  • 一定的人口总量
  • 截至2013年底,武汉市户籍总人口822.05万,其中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145.62万,占总人口的17.7%,老龄化程度已远远超过国际标准7%。

    据测算,到2049年,新中国成立百年之时,武汉GDP将达6万亿元,是目前的7倍多。人口约1600万,主城区内外人口各占一半。

  • 聚集大量人流物流信息
  • 未来5至10年内,武汉将借鉴芝加哥的发展经验,建设服务全国、对接国际的现代物流体系。2013年,武汉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157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12.9万吨,但进出港航班仅为芝加哥奥黑尔机场的13%,旅客量为18.7%,货运量为7%。武汉距离国家物流中心还有明显差距。

  • 聚集大量的经济职能
  •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成立,开放大门落子东南沿海。然而,第一家中美合资企业却在内陆武汉成立。截至2014年3月,来汉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00家。近年,武汉在市场环境、基础建设等方面下了不少工夫,未来武汉发展优势显著,对于跨国巨头更具吸引力。
  • 国内一流的人均收入
  • 2014年春节后,在全国28个城市中,武汉白领平均薪酬以4863元位居第16位。跟去年同期相比,平均薪酬上涨1618元,不过薪水涨幅低于长沙青岛等城市,武汉薪水排名从第13位降到了第16位。报告显示,武汉地区已入职一年的高校毕业生,平均月薪已突破四千元。

  • 民营经济薄弱 产业辐射力不强
  • 在武汉的工业布局中,最主要的是依靠汽车和钢铁两大支柱产业拉动。汽车和钢铁也被称作拉动武汉经济增长的两驾马车。但这两大武汉的支柱工业,却都将面临行业下行风险。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难以为继,市场将步入一个相对趋缓区间。而随着钢铁行业步入微利,武钢也出现生产下滑。武钢还可能外迁。

    武汉主要的汽车、钢铁、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基本都是东风、武钢、武船等央企背景。而武汉最具活力的大型商贸企业,也基本为武汉国资控制。相比之下,武汉民营经济不够活跃。产业的辐射力不强,即便是在中部地区,武汉也缺少带动区域发展的产业链。

  • 惟楚有才难留才 人才流失严重
  • 武汉集中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及其他数十所部委和省属大学,科教实力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但是,近年来留汉就业人数持续走低,武汉地区重点高校培养的学生中,只有11%的本科生、4%的硕士和1%博士进入武汉就业。“人才东南飞”现象与武汉工作岗位待遇偏低密不可分。据统计,武汉应届生岗位平均月薪为2740元,在28个城市中仅列第18位,这样的待遇显然无法比肩一线城市。

  • 渍水成武汉之殇 市政管理设施滞后
  • 武汉市的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低,大多数管网老化,只能应对一般性降雨。作为暴雨经常光顾的城市,武汉排水管网的防洪排涝标准亟待提高。此外,城市排涝方式也相对落后。武汉每逢下雨就看海的现状与近年来斥巨资兴建排水系统形成了鲜明对比,其中原因何在?有专家直言:“目前城市建设高速发展,规划却不成熟,排水系统建设速度追不上城市建设速度。”

  • 城市文明与市民素质有待提高
  • “上有九头鸟,下有湖北佬”,这种外人对湖北人的冷嘲热讽多少令作为湖北老大哥的武汉人感到有些尴尬。言语交往骂字当头,动不动抖狠,这些武汉人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常被他们解释为“码头文化”、“爽朗”等等,这只能是一种文学想象的合理化。正视自身与现代文明的切实差距,是武汉迈向一线城市亟需解决的一大障碍。

城建欲赶超广州
每年开通一条地铁

到2016年武汉共需推进建设总投资约8000亿元,建成中部第一、国内一流的城建基础设施,主要指标赶超现在的广州。

目前武汉已开通两条地铁、一条轻轨,到2017年,每年都将新通一条地铁。到2020年,武汉至长株潭中原城市群等地区1-2小时通达,武汉城市圈各相邻城市主城区间1小时左右通达。航空,武汉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数量为中部之最,国际及地区旅客出入境首破百万,位居中部第一……(详细

GDP将跨入万亿俱乐部
部分指标超一线城市

2014年武汉市GDP预计将首破1万亿,首次迈入GDP“万亿元俱乐部”。目前,这一俱乐部仅有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苏州、重庆7名成员。这标志着武汉的经济总量上了一个台阶,从千亿量级,跃升到万亿量级。城市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都会随着提升。

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等先进指标方面,武汉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努力扩大与同类城市的领先优势,力争超过一线城市……(详细

中国光谷迈向世界级
成武汉逐梦重要支点

在科技部日前公布的全国高新区最新评价结果中,东湖高新区综合排名由第四跃升至第三,园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在全国高新区排名第二。与中关村“贸易+科技”模式不同,光谷走的是“科技+贸易”,因光谷的光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在世界位居前列。

武汉想成为一线城市,经济发展不能依靠重工业和加工制造业,经济转型必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光谷无疑是支撑这一梦想的重要支点……(详细

微博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