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广州城管局一年赴九国考察,花114万元”风波还未停息,武汉市价格协会以考察台湾物价为名,今年上半年三次组织公务人员赴台湾旅游,每人团费高达15800元,较市场价贵了1万元,近日被举报为变相的公款旅游……
今日热点
今日热点

  • 武汉价格协会半年三次组团赴台被曝变相公款旅游
  • “广州城管局一年赴九国考察,花114万元”风波还未停息,武汉市价格协会今年上半年三次组团赴台湾考察一事,近日被当地市民举报为变相的公款旅游。
  • 这起变相公款旅游的举报“实属意外”:价格协会中某商务团人士台湾游回来后,以日记体形式,在2012年第6期《武汉物价》上,以《台湾观感》之名详细记录下完整的台湾8日游,而文章最后记录着因为时间不够,没能逛台湾机场免税店而流露出惋惜之情。一位内部知情人则告诉本报记者,《台湾观感》的作者是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王某,正是武汉市价格协会最近一次组织前往台湾考察的参与者之一。
  • 武汉市价格协会秘书长代新元近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今年上半年以来,该协会确实组织会员单位分批赴台湾学习考察培训,包括一批公务团和两批商务团,总共涉及57人。
  • “因为是学习考察培训,(团员)基本都是会员单位负责物价方面的干部,费用由会员单位出。”代新元说,商务团(团员)多来自市内水电气、公交、商业等企事业单位。[详细]
  • 官方称旅游为了考察明码标价 实际行程却是只有观光没有学习
  • 武汉市价格协会秘书长代新元他解释道:“旅游也是为了考察明码标价”,并称此文发表是“工作疏忽”所致。然而,记者反复阅读《台湾观感》,始终没能找到一句与“物价”、“消费水平”等相关的考察内容。
  • 不仅如此,细读文章还能发现,本次考察学习的行程与社会旅行社组织的跟团游无异,日月潭、阿里山、垦丁、太鲁阁峡谷、野柳地质公园、台北故宫等一个都不少。而且整个活动安排得非常紧凑,连半天时间都挤不出来安排与简讯中提到的“台湾物价和旅游保障协会”进行交流学习。
  • 协会组织会员单位到台湾学习考察培训,为何变成了公款旅游观光?对此,代新元解释称:“考察行程、路线主要是由对方协会制定。”[详细]

武汉市价格协会今年上半年三次组团赴台湾考察一事,近日被当地市民举报为变相的公款旅游。

深度追踪
深度追踪

  • 台湾方面称未曾邀请与接收武汉价格协会考察团
  • 7月12日,代新元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本次赴台的公务团邀请函由台湾新北市“法制局”发出,商务团则由“中华企业经贸交流协会”发出,考察内容是对台湾当地的旅游景点、购物场所的标价形式和执行范围进行考察。
  • 但记者通过网络搜索以及询问台湾当地一名教师,并不能找到前述简讯中所称的台湾“物价和旅游保障协会”。至于另外两家武汉市价格协会所称发出邀请函的“新北市法制局”和“中华企业经贸交流协会”,记者致电过去询问,两机构也均表示未曾于5月份邀请和接收过“武汉市价格协会”考察团。
  • 次日,当本报记者来到武汉市物价局,并提出查阅邀请函原件时,代新元最终仅向记者出具了一份针对公务团的邀请函,发函方并不是新北市“法制局”,而是新北市经济发展促进会。记者当即根据邀请函上的电话号码联系到本次活动联络人洪庆淋。他告诉记者,今年3月份,促进会方面确实邀请和接待过武汉市价格协会赴台湾的公务考察团。但他拒绝向记者透露更多细节。[详细]
  • 赴台“考察”挨狂宰 团费较市场价贵1万 由公家来负担
  • “巡视”、“学习”、“培训”、“调研”、“研讨”……这些看上去特别正常的公务活动,实际上大都在行公款旅游之实一方面是为了审批容易通过,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在财务上更容易报销。
  • 武汉一家大型旅行社市场部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公务团是很多旅行社“偏爱”的团,因为旅行社收取的费用最高时可能是普通团的2倍。据介绍,目前“武汉包机直航台湾台北环岛八日游”的市场价在5800元/人左右,而公务团最低报价也要7000元/人。
  • 武汉市价格协会此次赴台“考察”显然被代办机构狠宰了一笔。据代新元介绍,其赴台的公务考察团虽然只有6名团员,但每个人的团费却高达15800元,较市场价整整贵了1万元,“商务团便宜多了,只要7000元出头”。这意味着武汉市价格协会三批赴台考察团仅团费就花了45.18万元,这笔钱全部由“公家”来负担。[详细]
  • 一条隐秘的公费出游利益链浮出水面
  • 旅行社人士进一步道出其中奥秘:“我们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帮助客户联系到在旅游目的地专业从事商务交流签注生意的华人组织,由他们发出邀请函,持有邀请函的公务团更容易通过审批。”该人士还透露,“一般只有很强人脉关系的(旅行社)才能承接到公费组团的出国(境)游,而且(公费客户)多以协会名义申报。近年来,仅武汉地区就先后有包括江汉区个体私营协会、武汉市物业管理协会等在内的协会组织赴台湾展开公务考察”。
  • 不仅如此,有旅游业内人士还向记者反映,一些旅行社更是形成了一整套“行规”:比如伪造邀请函、会议通知等进行出境旅游,把真的邀请函叫做签证(注)函,假的邀请函叫做报批函,专门应付因公出境考察管理;再如,为了报账方便,帮忙做两份行程单,一份完全按照公务形式走,内容无外乎各种学习交流和参观,但实际却按另外一份“旅游”行程单走,内容自然全是游山玩水。
  • 至此,一条掩护官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员工们利用公款漂洋过海出国(境)旅游的背后利益链终于浮出水面。[详细]

爆料称,该协会以考察台湾物价为名,组织赴台旅游,其中公务团每人团费高达15800元,较市场价贵了1万元。

各方评论
各方评论

  • 西安日报:旅游也是考察 挨狂宰颇似黑吃黑
  • “旅游也是考察”,不宰才是怪事。正常市场价只有5800元的台湾游,到了武汉“物价考察”的公务团那儿,平地起价地疯涨了1万元,要说并不奇怪。既然这种“考察”只是瞒骗普通民众的一个障眼法,团员追求的只是“玩好游好”,中介在满足这些需求的同时,不在价格方面抓住机遇地“报足赚足”,那才是傻瓜和笨蛋了。至于现在的真相被揭,的确也如秘书长所言,内刊发表“游记文章”乃是“工作疏忽”所致。
  • 正如媒体报道所披露,“巡视”“学习”“培训”“调研”“研讨”……这些看上去特别正常的公务活动,实际上大都有着另一个名字叫“公款旅游”。之所以不约而同地“乔装打扮”一下,无非是为了审批容易通过和财务更易报销。解决了以上两大障碍,对于有条件、有资格“旅游考察”的人士,即使明知“代价”不菲、“虚价”昭昭,又有几个不会假装糊涂、智商归零。[详细]
  • 华商晨报:武汉价格协会公费出游台湾 利益链一点也不隐秘
  • 所谓“隐秘的公费出游利益链”,其实一点也不隐秘,因为公费出游的机关单位人员往往并不刻意掩饰自己的行程,而是更愿意高调标榜这样的惬意之事。比如,此次被曝光的武汉市水务集团员工就在武汉市物价局内刊《武汉物价》上大写《台湾观感》,以自娱自乐、与同事同乐。
  • 在一个高度市场化的旅游行业里面,并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价格几何并不是什么秘密,公众对此清楚得很。公务考察的费用高出一般旅游一倍、两倍,与其说是受到欺诈,还不如说是两厢情愿的事情。在出游单位而言,价格不是问题,反正不用自掏腰包;在旅行社那边,也是不宰白不宰,反正是对公不对私。
  • 因此公费出游并不隐秘也不神奇,隐秘的神奇的,是诸多制度规章竟然都形同虚设。[详细]
  • 中国网:以网上公示破解变相公款旅游
  • 要遏止公费旅游,公开就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办法。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对公款旅游问题,冯培恩委员建议强化体制外的监督: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包括所有事业单位,都实行网上公示制度,同时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加强媒体监督。从已经出现的一些案例来看,与其他监督方式相比,包括舆论监督在内的社会监督往往更为有效、有力。倘若将每一次公款考察,都在网上进行公示,不仅能给公务员们以震慑,也能让公众监督不那么辛苦。
  • 这些年来,公款旅游的曝光,有的是网友不小心发现的,有的是内部举报的,有的公务员们不小心暴露的。不得不说,如此查处公款旅游,效率无疑实在太低。遏止公款旅游,网上公示制度是不错的办法;唯有走出体制内,监督才会更加有效。否则,公款旅游的曝光,只会像武汉市价格协会这样,永远都是偶发事件。[详细]

此事一经报道引发各方热评,专家纷纷指出不能让公款旅游只止于口头监督。

“三公经费”早就令不少国人感到“话题疲劳”,但它却是存在已久的一种刺痛和焦虑。如果相关的制度规定能够得到切实执行,如果“三公”经费的支出都有翔实的信息公开,如果内部审计、监督都能够认真落实,则公费出游之风真的会完全无解?

微博热议
微博热议

张文海BOC
张文海BOC:三公经费在公务员眼中是有到期日的购物券,过期作废。能吃的吃,能喝的喝,能玩的玩,吃喝玩剩下的分掉。今年不用完那是傻子,没人监督你钱用在哪里,但不用完有人跟你急。
路非常道
路非常道:[哈哈]公务考察基本就是扯淡 严禁地方政府考察是王道 因为根本用不着 那么多研究所有报告 可以让你在国内知道天下事。
喻与123
喻与123:国家是到处哭穷,没钱,想着法增税,地方官员变着法挥霍,呵呵,这样下去怎么了得!武汉市价格协会以考察台湾物价为名,组织赴台旅游,每人团费高达15800元,较市场价贵了1万元。
iusnehc
iusnehc:查一查还有多少官员高管没去过台湾考察?
7月16日 08:57
曾正华律师
曾正华律师:我所了解的法院、检察院每年公费旅游那真是~~~~~~公费制度该改革了。
7月16日 10:05
天堂瘦马
天堂瘦马:价格协会是肩负着推广热干面的历史重任、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责任感、肩负着两岸同胞的热切期盼才去台湾的,大家要理解……解啊[围观]
田美的_91v
田美的_91v:骗百姓而已!//@小蜜蜂1951: //@贵sir: 中央三令五申不准公费出国旅游,为什么就是禁而不止?原因是政府包庇!没有惩罚!或者上级政府比下级有过之而无不及!都不好意思追究!
IT男仆
IT男仆:如果把这些钱用在老百姓的身上,用在医疗教育身上,用在扶贫上,用在人的身上,该多好。
7月16日 17:07
原始纯然
原始纯然:对于公款出国境旅游这个问题,我比较悲观。中央一个接一个红头文件作用微乎其微,限制批次、预算管理等都不是治本之策。个人觉得应建立可操作的出国境公务执行标准,严格和加大绩效评估机制,并将公款出国境纳入反腐败管理。
五月渔郎
五月渔郎:在一豪华酒店前听到一最感动的话是:有发票没!
7月16日 14:39
情花有毒-
情花有毒-:在旅行社的朋友都知道潜规则,大部份入人头袋。
7月16日 14:44
曦之的世界
曦之的世界:别以为团费都给了旅行社,听说这些高团费都有返还的呢!变相发钱!新闻联播报导国内都是那么先进,为什么三公出国学习的经费这么高呢?深度观察一下都去学习什么好不好[话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