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是第四十一个世界粮食日,这一天也拉开了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的序幕,江城武汉围绕今年全国“发展粮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宣传主题在全市掀起了爱粮节粮的高潮,为粮安武汉、百姓无忧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建立保供机制,确保24小时精准服务

  武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市有粮油加工企业102家,近年来,武汉市粮食保供工作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和省粮食局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织就粮食安全网、筑牢粮食保供根基为目标,确保百姓粮食保供无忧享安康,建立了粮食保供机制,筑牢了粮食保供防线。

  成立由市领导挂帅的粮食市场保供领导小组,统筹领导组织全市粮食等十大类重要民生商品应急保供工作,督促指导各区人民政府建立相应工作机制。要求紧要关头必须在24小时政令畅通、指挥高效、精准服务、覆盖全市的粮食应急保供指挥体系和工作机制,切实做好粮食等重要民生商品应急保供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2020年的疫情大考,武汉市粮食保供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点赞。

  粮食应急制度,成为紧要关头定海神针

  武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武汉市建立了紧张、紧急、特急三种状态应急制度,为特殊时期粮安江城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粮油等主要品种在10日内市场价格连续上涨,涨幅达15 - 20%时,启动紧张状态模式。

  当紧张状态持续10天或者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在5日内上涨50%以上,社会粮食库存量显著下降,或者降幅达50%以上,市场供应紧张,启动紧急状态模式。

  当紧急状态持续15天没有缓解或者粮油等主要品种价格在5日内涨幅达100%,社会粮食库存量急剧下降,或者降幅达80%以上,市场粮食供应极度紧张,启动特急状态模式。

  武汉市规定,当启动紧急状态时,首先启用市商业零售周转粮食储备,然后动用市级成品粮储备,并根据事态发展和应急保障需求,着手调入在产粮区代储的成品粮。启动粮食应急供应网络,按照规定的价格和方式供应粮食。24小时内,将产粮区代储的成品粮分批运送到商业集团确定的配送中心,再统一安排配送到市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同时做好打击囤积居奇、假冒伪劣粮食行为,严格控制粮食外流,保证粮食供应。

  当成品粮储备不能满足市场供应时,启动市级储备粮食应急加工系统,由粮食承储企业就地加工,统一包装,保证按照城市人口每人每天基本口粮标准向粮食应急供应网点提供成品大米,确保应急供给所需。当市级储备粮供应不足时,由指挥部向市人民政府报告,由市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提请动用上级储备粮。还可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指挥部可采取:实行价格干预。采取平抑物价、限价销售等价格调控措施稳定市场。实行定量供应。对全市指定的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实行定量限购供应。实行临时市场管制。临时停止所有粮食交易,并由有关部门强制征购,交由指挥部统一调配供应市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截止目前,武汉市没有启动过粮食保供紧急状态和特急状态。”武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加强计划调度,夯实应急保供粮食储备

  粮食是个特殊商品,粮食保供有很多环节,粮源、加工、储备、销售等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但是,粮食计划调度环节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特殊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做好粮食计划调度工作,夯实应急保供粮食储备,才能真正做好粮食无忧。

  近年来,武汉市出台了《武汉市重要生活物资储备计划的通知》,为市直各部门应对灾情增加粮食等重要民生商品应急储备提供了依据。确保国家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下达的成品粮库存达到30天市场供应量的任务。同时督导全市13家大型商超和43家重点粮油企业按照要求保供,确保粮食调得出、供得上,实现了粮食等重要民生商品不断档、不脱销、价格不爆涨的预期目标。

  服务企业发展,提升粮食应急加工能力

  近年来,武汉市制定了政府部门服务粮食保供企业的机制,助力粮企高质量健康发展。同时将益海嘉里、中粮面业、兴正实业、什湖知音等23家粮油应急加工企业纳入全市第一批“永不停歇”的企业名单,让全市粮食保供吃了个定心丸。

  粮企工作中出现了困难,政府部门第一时间上门为企业排忧解难,生产加工中出现粮源匮乏,政府部门积极想方设法为企业寻找粮源,确保粮企满产加工,为粮食应急加工夯实了基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今年是粮食安全“十四五”发展规划开局之年,武汉市将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新的粮食保供升级版正在建设之中。

  (通讯员:周钢 夏勤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