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很难与教师画等号,然而在北京小学大兴分校孙贵合的学生们眼中,这却是孙老师的最大特点。在高年级的教学中,他会和学生互换“身份”,把课堂交给他们。他还创设了数学日记,让学生从枯燥的计算中解脱出来。在他看来,只要“懒”得到位,数学就会变得容易接近。
跳出课本创数学日记
数学是一门相对枯燥的学科,想让小学生对数学产生好感更是一门学问。孙贵合主张通过数学日记的形式,让枯燥的数字从书本中跳出来,融入学生的生活。
2005年,北京小学大兴分校刚建校,孙贵合通过公开招聘成为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前5分钟,同学们可以分享自己看到的数学小故事。当时,班里从城区转来一名插班生,不仅数学成绩垫底,还不屑与郊区的新同学交流。为了帮他建立对数学的信心,并拉近与同学的关系,孙贵合决定先“放点水”,亲自找了一篇“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吗”的小故事,让他分享给同学们。没想到这个举动不仅让孩子在同学中赢得了超高人气,还引发了他对数学的极大兴趣。经过近一年努力,在三年级下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这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跃居全班第五名。
这名学生的飞速进步,让孙贵合对数学的教学方法产生了深入的思考,“可以说分享数学小故事为写数学日记提供了范本,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建立起数学意识,从枯燥的计算中解脱出来,使数学变得更容易接近。”为了让数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孙贵合创设了数学日记,在每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可选择感兴趣的部分,联系生活写一篇数学日记。比如,学完加减法,学生可以把与家长去超市估算商品的事写成日记,“这种把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日记每学期每人要写15至20篇。”
学生讲课创建辩论型课堂
一般来说,学生对自己喜爱的教师多以“大师”、“全能”来形容,而在孙贵合学生们的眼中,他最大的特点是“懒”。
在高年级的课堂中,他会和学生们交换“身份”,让学生分组做PPT课件,并给全班同学讲课。其他同学可以向“带班”小老师提问,经过双方讨论后,孙贵合再“出马”,针对学生们未涉及到的核心问题进行讨论并做出总结。“这种方式可以解除学生与老师交流中的障碍,让他们真正辩论起来。因为只有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充分调动思维并结合知识储备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时学生的反应是最快的。”孙贵合解释说,采取这种方式也是有选择性的,对于实践性强、与生活联系紧密,以及一些复习性质的环节比较适用。作为北京首批名师培养工程的成员,辩论型课堂是孙贵合最大的教学特色。他认为,学生带班做老师的模式只适用于高年级学生,但是课堂辩论需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在低年级教学中,我会提出一些能让学生辩论起来的问题,来培养他们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我会要求他们提出能够引发争论的问题,让辩论型课堂得到延续。”
忘我奉献全国课赛折桂
孙贵合一直把数学教学排在首位,在工作面前,他的家人和他的健康都要退居二线。2009年,父母生病住院,一直是爱人照顾,他只能晚上带着自己的教案去陪床。现在想来对于家人,孙贵合仍心生愧疚。
由于过度劳累,身体素质下降,在参加全国课赛的前夕,孙贵合的跟腱断裂。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要求必须做手术,但考虑到要参加的比赛和班里四十多个孩子,他没有做,依旧一瘸一拐地天天出现在讲台上。直到比赛时,走起路来还是痛。但在课堂上他咬紧牙,让自己走路平稳。“因为我明白,我是代表北京的形象”,一节课下来痛得浑身是汗。但是在场的老师,没有一个看出来他的脚有问题。最终,在全国第十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中,孙贵合获得一等奖。赛后,当他想去再做手术时,医生说已经过了最佳时期,因此留下了终生的残疾,现在走路还有点跛。但是他并不遗憾,“能为北京争光,为大兴争光,我觉得值!”
■校长点评
孙老师多年来一直坚持在数学教学第一线,他爱数学教学更爱他所教的每一个学生,他所教的学生多次获得市区级奖励。他力求每节课都做到:专业地读懂教材,用心地读懂学生,智慧地读懂课堂。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都能爱上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