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火线战斗42天 院士仝小林:中医抗疫大有可为

3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来到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 长江日报记者金振强 摄3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来到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 长江日报记者金振强 摄

  3月5日上午,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在全国首开新冠肺炎康复门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来此指导。

  “武汉的病人不容易”,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仝小林院士深深挂念的是武汉的病人。

  1月24日,大年三十,仝小林院士到达武汉。42天,他奔波于发热门诊、留观病房、重症病房、方舱、隔离点、社区。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已更新到第七版,仝小林是制定中医治疗方案部分的牵头人;第一个被推荐使用的中药通治方——“武汉抗疫方(1号方)”,仝小林是拟方人。

  康复期中医大有可为

  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新冠肺炎康复门诊,仝小林院士拿起艾条亲自示范。他说:“康复门诊对新冠肺炎病人的整体恢复来说是个福音。”

  仝小林介绍,中医非常强调治未病,治未病就包括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

  “新冠肺炎病人出院后,现阶段就是一个瘥后防复的阶段”,仝小林说,从病人的表现来看,即使是核酸检测阴性了,也不发烧了,但出院以后还会有一些不同程度的相应症状,如乏力,肌肉酸痛、食欲不好、心慌、气短、胸闷、盗汗等,所以需要进一步康复调理。出院的重症、危重症病人,他们的肺损伤是比较重的,部分患者后期肺功能的恢复和解决肺纤维化的问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这可能要三个月、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

  “新冠病人康复可以采取中西医结合,西医也有很多有效的康复手段,但主要还是以中医为主。中医在康复方面具有优势”。仝小林院士说,中医在康复方面,除了汤药,还有各种非药物疗法,像针、灸、火罐、刮痧、药浴、食疗、五禽戏、八段锦等体育疗法以及心理疗法。综合治疗,是病人恢复的有效手段。

  这个病中医病名叫寒湿疫

  仝小林一到武汉,就直奔病房、急诊留观、发热门诊看病人。他首先要判断这个新发的病到底是什么病。

  武汉给他的第一感觉是又潮湿又阴冷。

  他看到的初发病人,舌质淡,舌苔白厚腐腻,困乏无力,发热但热度不高或不发热,咳嗽胸紧,没有食欲,恶心甚或呕吐,腹泻,这是典型的寒湿郁肺和寒湿困脾的表现。

  “通过对病人的观察,结合环境因素,我们基本考虑这个病的病名叫寒湿疫”,仝小林院士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新冠病毒是个嗜寒湿的病毒,在寒湿的环境存活的时间长,在武汉湿冷的环境下比较容易传播。

  仝小林迅速定下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原则:宣肺化湿。即针对寒湿郁肺、阻肺,要宣肺解表,散寒透邪;针对寒湿困脾,要避秽化湿,健脾化痰;同时,针对疫毒损伤肺络,痰瘀阻络,要解毒通络。尽管由于地域、体质、基础病、药物干扰(西药、中药)等,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变证、坏证,可以化燥、化热、伤阴等等,但这个病是个阴病,以伤阳为主线。

  “宣肺化湿是个大的原则,在后来指导全国的中医治疗方案里都是以这个思想为主线”,仝小林说。

  可将大部分症状“扼杀于初期”

  “这么多病人哪里来的?源头还是在社区。”到达武汉不久,仝小林与湖北省专家充分讨论后,拟出了一个宣肺化湿的通治方——“武汉抗疫方”,在主方的基础之上,分别针对发热、咳喘、纳差、气短乏力等症状,拟定了4个加减方。社区医生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熟练应用。

  “辨证论治、一人一方”是中医理想的用药模式。但“特殊时期,应先让每一个病人都吃上中药,阻断轻型向重型发展”。武昌区联系了当地及江苏两家药企,先后为武昌区提供了数万人份的汤剂和免煎颗粒,2月3日起在武昌全区大范围免费发放。每人份14天用量。

  这么多人服药,不良反应在所难免。为了更好地指导居民服药,仝小林团队又与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保延教授团队合作,紧急开发出一款手机APP,刘保延教授在后台投入了几百名后方医生,通过这个平台一对一远程指导病人服药,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武汉本地医疗资源不足、病人得不到及时救治的困境。

  仝小林院士介绍,绝大部分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初期症状是相似的,多为发热、乏力、咳嗽、咳痰、气短、纳差、腹泻、情绪紧张等,中医治疗可将绝大部分症状“扼杀于初期”。“武昌模式”所得到的万余份反馈显示,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都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

  在多次疫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几千年的中医治疗这个新病到底行不行?有没有效果?即使是院士,仝小林出征武汉也肩负着巨大的压力。

  “我的信念来自于对中医疗效的确信,因为自古以来中医在数百次的疫情中都是中流砥柱,对中华民族的繁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仝小林介绍,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四次大的瘟疫,他参加了三次。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国发生流行性出血热,当时仝小林正在读首批国医大师周仲瑛的博士。

  “这个疫情持续了十多年,我参与了3年。”仝小林介绍,当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也比较高。最开始死亡率超过10%,后来在周仲瑛教授的团队的努力下,死亡率降到了百分之1点几,中医效果非常明显。

  “我当时是博士生,在苏北医院治疗这些病人,中医很有效果,抢救回很多危重症患者。”

  另一次是SARS暴发。“当时我在中日友好医院,是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组组长,除了中西医结合治疗200多例外,我们用纯中医治疗了11例,效果都很好,发热、咳喘等症状明显得到了改善,病人的病程也缩短了不少”。

  第三次,就是本次的新冠疫情。他以院士的身份出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组共同组长。仝小林认为,在西医没有找到特效药及研发出疫苗之前,中医药在社区的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对疫情控制特别是对社区疫情防控非常重要。他们根据武昌社区中医药防控的实践,和武昌区政府、湖北省中医院、刘保延网络信息平台一起,总结出了“武昌模式”,即通治方+政府搭台+互联网。这一模式,对未来新发、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社区中医药防控,对未来社区中西医结合模式,都有启迪。

  长江日报记者田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