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汉抗战史专家邓正兵教授研究考证呼吁
为武汉抗日碉堡“平反”
武汉晚报讯(记者毛茵)武汉抗战史研究专家、江汉大学人文学院邓正兵教授16日在“保卫大武汉”微信公众号撰文,呼吁为武汉晚报社附近的抗日碉堡“平反昭雪”:它不是建于1948年的反共碉堡,而是武汉抗日的历史见证。
在汉口江岸区建设大道东段武汉晚报社旁边,有一座高大坚固的钢筋混凝土碉堡。2011年3月21日,武汉市公布了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武汉晚报社旁碉堡作为“汉口碉堡群”之一入选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该碉堡浮雕背后也刻下了一段说明文字:“这座1948年构筑的碉堡,诉说着当年武汉上空密布的战云。千里跃进马蹄疾,四野十二兵团似一把尖刀直插汉口市郊,不战屈人之兵。白崇禧大军匆忙南撤,‘划江而治’梦断武汉。1949年5月16日汉口解放。”把碉堡确定为建于1948年的反共碉堡。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常务理事、江汉大学武汉抗战研究中心主任邓正兵教授经过严格的历史考证,认为这段文字把武汉晚报社旁碉堡定性为反共碉堡,与历史真相不相符。
2016年4月,邓正兵教授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阅档案,发现一份国民政府国防部档案《会验武汉宜昌江防及武汉城防阵地军事报告书》。这份档案比较详细记述了武汉会战开始前军事委员会对武汉宜昌江防和武汉城防阵地的检查情况,其中也包括武汉晚报社旁碉堡的详细情况,从而明确了这座碉堡的修筑年代。它于1936年8月开始修筑,1937年2月27日建成并交付使用。
当时,中国军队在汉口日本租界西北修筑了永久钢筋混凝土碉堡四座:武字碉——位于杨森花园、鸣字碉——位于赵家条、济字碉——位于纪念塔、时字碉——位于唐家墩。位于杨森花园的武字碉就是现在武汉晚报社旁的碉堡。这不仅因为现在的武汉晚报社附近均属于原杨森花园,而且现在武汉晚报社旁这个碉堡除了外壕、水井不复存在之外,其他无论高度、层次、面积、结构包括机枪和步枪射口等均与上述关于武字碉的记述毫无出入。
1938年武汉会战结束时,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中日军队在武汉市区及附近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战斗,武字碉等包围日本租界阵地没有经历过战火的洗礼,所以这个碉堡能够保存完好。值得注意的是,原先包围日本租界阵地的四个碉堡“武字碉”“鸣字碉”“济字碉”“时字碉”被重新编定了字号,分别为“族字碉”“民字碉”“抗字碉”“战字碉”,内含“民族抗战”四字!这些碉堡字号中明显包含了抗日情怀。
这些历史档案已经形成一条清晰的证据链,证明武汉晚报社旁碉堡修筑于抗战之前,是为了抗击日军而修筑的抗日碉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