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博物馆馆长王明钦介绍,竹简的出土,不仅真实地填补了历史空白,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为我们客观地还原和修正历史。一般来说,竹简上会记载墓主人的姓名、身份等相关信息。可以将埋藏在地下千年的历史,逐一还原在世人面前。
出土文物110多件 16日下午将清理棺室
经过仔细研究,考古队决定15日用水洗的方法对东室淤泥进行清理。在里面出土了精美的碧玉佩和珩。在西室出土了两面铜镜等前几天没有见过的文物。此外,在南室还出土了铜戈。还有大量的文物将运回室内后再进行清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天还出土了一个漆木双头镇墓兽。
截至下午16时,荆州望山桥一号楚墓今天共出土文物约110件。
考古队队长贾汉清介绍,按照目前考古发掘的进展,16日下午,将可以对棺室进行清理。
小链接:
青铜剑:
是佩带的手持短兵器。佩剑不但可防身,而且也代表了佩剑者的等级身份,并炫耀富有。《考工记·桃氏》记士阶层由于有上士、中士、下士的层次区别,因而佩剑的尺寸与重量亦有不同的规定,宝剑谓之“上制上士”、“中制中士”、“下制下士”,这也就是《左传·庄公十八年》所云:“各位不同,礼亦异数。”
青铜剑主要由剑身与剑茎两部分组成,每一部位都有名称。剑身前端称“锋”,剑体中线凸起称“脊”,脊两侧成坡状称“从”,从外的刃称“锷”,合脊与两从为“腊”。剑把称“茎”。茎主要有扁形与圆形的两种。茎和身之间有的有护手的“格”,格又称“卫”(璏)。茎的末端常有圆形的“首”,首又称“镡”。茎上有的有圆形的“箍”。茎上常以绳缠绕,绳称为“缑”。剑鞘也谓之“室”。短剑也称“匕首”。
竹简:
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称木简),牍比简宽厚,竹制称竹牍,木制称木牍。均用毛笔墨书。册的长度,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约67.5cm),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约56cm),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约23cm),因此人们又称信为“尺牍”。在湖南长沙、湖北荆州、山东临沂和西北地区如敦煌、居延、武威等地都有过重要发现,其中居延出土过编缀成册的东汉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