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870至1875年,中国人赖阿芳所拍摄的广州西门图为:1870至1875年,中国人赖阿芳所拍摄的广州西门
图为:市档案局所藏迎旭门照片(有裁剪)图为:市档案局所藏迎旭门照片(有裁剪)
图为:迎旭门矶头图为:迎旭门矶头

  (记者陈洋波 通讯员杨一)近日,在鱼梁洲大桥樊城桥头附近,有市民发现樊城古城正东门——迎旭门的构件。市考古专家对构件进行鉴定时发现,襄阳迎旭门老照片有误,现存的照片实为清末广州正西门。

  市民周先生介绍,2月中旬,他在鱼梁洲大桥樊城桥头旧城改造拆迁区附近,看到许多条形石。之后,他询问附近一位年长居民得知,樊城曾有一座东城门,名为迎旭门,此处正是东城门的遗址,条形石可能是城墙的构件。

  前日,记者就此咨询文物部门。文物部门工作人员介绍,乾隆《襄阳府志》记载,樊城曾有9个城门,南边三门很早就被洪水吞没,当时幸存的6个城门分别为迎旭门、屏襄门、定中门、朝圣门、朝觐门、迎汉门。经工作人员现场比对,铺路条石和基石正是迎旭门的构件。此外,距离该处不远的临江区域,尚有一段保存完好的城墙,被称为迎旭门矶头(保护河岸的建筑)。

  迎旭门为何消失得无影无踪?考古队员称,该城门极有可能多次遭洪水侵袭,加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城市建设,一些残存的樊城城墙被推平,护城河也被改造成为城市下水道,迎旭门才没了踪迹。

  前日,记者随考古队员来到市档案局,查阅迎旭门照片。市档案局相关科室负责人程宏伟介绍,档案馆中迎旭门的照片是美国人奥黛莉·托平多年前捐赠,这位美国人的父亲切斯特·朗宁曾长期居住在襄阳,能讲一口地道的襄阳话。

  然而,经过市考古队员比对后发现,所存照片与中国摄影师赖阿芳所拍的一张广州西门照片极为相似。后经再三比对证实,档案局所存照片实为清末广州正西门,令人遗憾。而这张照片作为樊城迎旭门照片,在网络上流传甚广。

  襄阳建城2800余年,依据历史“樊,仲山甫所封也”,樊城建城也已有2800余年。考古队员表示,此次发现迎旭门构件,对于研究、甚至修复樊城古城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