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忧显现

  “状元桥”上高处不胜寒

  良好的生源、良好的师资、严格的管理,成就了襄阳新状元城的辉煌。

  但对于状元之城是否可以持续的问题,襄阳市教育局局长、四中校长程敬荣表示,“压力很大”。

  程敬荣认为,保持高水平的学生群体没有问题,但状元是否就一定花落襄阳,偶然性太大。

  另一方面,对于四中、五中这样的超级中学,当前的环境充满着现实的忧虑。生源方面的变革是第一关。襄阳五中校长曹荣葆说,从今年秋季开始,“三限生”的取消,将给学校的财政平衡带来极大的考验。

  2010年前,襄阳五中建设新校区时曾向该校教师借款近3000万元。2013年为了还清欠债,该校招生一度达到2700人。

  今年,襄阳五中的招生指标降为1700人。襄阳四中的招生指标亦同比下降。对此,程敬荣认为,从平衡区域教育资源的角度出发,减少超级中学的招生指标、控制其规模,是“调整教育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

  生源决定学校生死,尤其是教师待遇。在襄阳五中,普通教师的月收入多在5000元以下,高三一线教师收入可达到万元。但相较南方及其他发达地区,这种水平并不算高。内部人士称,仅去年,襄阳四中和五中就流失了多位教师。

  专家观点

  超级中学向精英中学转型

  生源上争夺空间的缩小,“三限生”财源的断绝,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看来,是全省乃至全国超级中学面临的普遍现实。“超级中学靠扩大规模来办学的路子不可持续。”范先佐说。

  范先佐认为,当前地方政府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义务教育阶段,对于高中,财政投入的能力有限。范先佐认为,在全面取消三限生的背景下,对于超级中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投入,另一方面,超级中学应向精英中学转型。缩小规模,提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