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武汉2月12日电 题:越王勾践剑入“豪宅”参观火爆 新科技揭“千年不锈”之谜

  中新社记者 梁婷

  春节以来,湖北省博物馆预约参观火爆。随着三期展馆建成开放,“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搬“新家”,成为该馆首个拥有“豪宅”的国宝。

  在400平方米展厅内,文字展板、互动触摸屏、视听资料等多元方式,尽展“天下第一剑”的王者风范。其“入楚之谜”、何以“千年不锈”,更引各地游客探寻答案。

  湖北省博物馆文物保护师江旭东向记者讲述了借助现代科技设备为文物“揭谜”的故事。“80后”江旭东,武汉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博士毕业,2013年进入湖北省博物馆工作。

  谈及越王勾践剑,江旭东感慨“幸运地赶上了时机”。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越王勾践剑鲜有机会拿出来进行科学研究。他介绍,当初借着一档文化节目拍摄需要,与工作团队展开研究,用显微镜给越王勾践剑拍摄了上千张图片,拼接成完整大图,放大后观察,惊喜发现剑刃处呈现树枝晶状的金相结构,由此揭示越王勾践剑的剑身和剑刃是一体铸造而成。

  随后,江旭东与团队进一步借助先进无损检测设备对剑的合金成分进行分析,检测显示剑中铅含量不足0.1%。江旭东指出,这表明该剑是用纯度高的上等铜料制成,也是其千年不腐的首要原因。经多方考证研究,他还提出,剑鞘保护,以及水下墓葬环境密封性好,也是其千年不腐的重要因素。

  当下,越来越多科技设备运用于文物研究及保护领域,为还原文物、揭示文物之谜提供科学支撑。江旭东介绍,目前正着手进行曾侯乙尊盘的数字化复原。

  作为中国迄今为止制作工艺最为复杂的青铜器,曾侯乙尊盘采用多种铸造工艺,其中口沿上的镂空纹饰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熔模铸造法。江旭东表示,借助扫描成像等技术,如今得以一窥其内部结构。未来,将在数字化复原基础上研究其制作工艺,也为其复制品制作提供精准参考。

  湖北是文物大省,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尤以青铜器数量居多。江旭东介绍,相较于书画、古籍,青铜器结构复杂,其修复涵盖清洗、除锈、矫形、补配、焊(粘)接、缓蚀、封护和做旧等多个环节。对修复师而言,补缺是最具挑战的,需要掌握多学科背景知识,最大程度真实“还原”文物。

  江旭东说,每件文物都有它的寿命,其衰老不可避免。他们终身追求的目标是,通过各种方法,在保护文物安全、真实性基础上,为文物“延年益寿”。江旭东表示,作为文物“背后的人”,希望未来也能打造一个精品文物修复陈列展,把文物修复与保护背后的故事展现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