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2月1日电(记者喻珮、徐鹏航)“武汉大学研发的红莲型杂交水稻耐热、耐干旱、质量高,在我国得到广泛推广”“希望红莲型杂交水稻使更多的区域和人民受益,为构建安全、稳定、合理的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近日,在武汉大学生物学科创建一百周年之际,来自莫桑比克、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缅甸等多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纷纷发来贺信,感谢中国红莲型杂交水稻在国际合作、农业对外援助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从中国的田间地头到国外的餐桌,中国科研人员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钻研,使得红莲型杂交水稻变身“国际稻”,让世界上更多人品尝到来自中国的优质大米。
上世纪70年代,在武汉大学任职的朱英国带领科研团队经过反复试验筛选,发现海南的“红芒”野生稻和常规稻种“莲塘早”杂交培育出的红莲型配子体不育系品质优良,迈出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重要一步。
水稻是喜温作物,育种只能在春天进行。为了加快研究、培育进度,每当秋风乍起,朱英国便会奔赴气候更温暖的广西南宁;寒冬来临,他又转战海南;直到次年春天,他才揣着种子返回湖北赶季播种。
40多年来,他和团队选育的红莲型杂交水稻品种,在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随着研发的深入,红莲型杂交水稻不断改良、完善,走出国门,远销海外。在东南亚和非洲等地,“红莲稻”因其耐高温、耐盐碱、抗病虫的特质,种植区域广泛,受到欢迎。
截至2020年,中国累计出口红莲型杂交水稻种子30万吨以上,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中国贡献”。
将红莲型杂交水稻带到马来西亚进行试验,增产效果显著;成立“中巴红莲型杂交水稻联合研究中心”,累计在巴基斯坦建设试验示范基地100余亩……近年来,武汉大学多措并举,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科研机构分享杂交水稻技术。
在不久前举行的“杂交水稻援外与世界粮食安全”国际论坛上,巴基斯坦国家粮食安全与研究部部长塔里克·巴希尔·切马在致辞中表示,武汉大学和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联合开展的极耐高温型红莲杂交水稻研究工作,将会促进巴基斯坦高产杂交稻种的研发,提高巴基斯坦国内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2017年,朱英国院士去世后,研究杂交水稻近40年的武汉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朱仁山接过“接力棒”。
朱仁山说,大力推进红莲型杂交水稻在“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化推广,对于丰富当地的水稻品种、发展当地经济、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参与采写:鹿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