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

  汪正扬:不会用技术做违法的事

  在汪正扬书桌旁,放着很多计算机编程的书,还有一本《乔布斯传》。皮肤黝黑、清瘦,带着黑框眼镜的13岁少年,很难与“黑客”形象联系起来,不过这位“中国年龄最小的黑客”谈起电脑和网络时的严肃表情,还是给人很“酷”的印象。

  8岁“触网”

  写编程代码敲坏电脑

  新京报: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电脑和网络?

  汪正扬:8岁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偷”了半年“菜”后觉得光玩游戏没意思,开始尝试写一些小程序,开始就是凭着兴趣瞎写。爸爸看我那么着迷,就给我买了一个当时配置最顶级的笔记本电脑,我惊呆了。在这台电脑上我写了5年代码,最后电脑都敲坏了。

  新京报:你是怎么学会编写程序的,都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

  汪正扬:写程序没人教过,都是看书自学的,最初学习编写Windows用的VB语言,代码都是英文所以进展很慢,要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记单词,不懂还得用翻译机查出后记下来。现在看来,我英语成绩比较好,跟一直学编程代码有关系。

  新京报: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的事情,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

  汪正扬:记得有次写一个程序卡壳了,气得我一个星期都没碰电脑,甚至想放弃。没想到很久之后我整理电脑时,才发现是有一个地方自己写错了。10岁的时候开始办网站,先是把吃冰棍的钱攒下400多块,买了一个现成的网站主机,放上自己写的程序自娱自乐,坚持了两年多后去年11月份做了一个新网站,上面也主要是自己用的内部程序。

  之前我和别的孩子没什么不同,就是玩玩闹闹,是电脑和网络让我明白,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评价。

  新京报:对于编程序和办网站,父母是什么样态度。

  汪正扬:父母都不是搞计算机的,技术上的事想管也管不了,但也质疑过我,做这些浪费精力。他们会在我编写程序的时候问我在干什么,我会给他们做比较通俗易懂的解释,说这个做出来会是什么样并跟他们说这个事以后一定会有前途。

  “黑客”少年

  “攻击网站才能找到漏洞”

  新京报:为什么会去寻找网站漏洞?

  汪正扬:经常有新闻说哪些网站被黑了,我很好奇是怎么做到的,而网上一些漏洞提交平台会在漏洞修复完成后把漏洞公开,我就去看,去研究。寻找网站漏洞是很有乐趣的一件事,尤其是发现漏洞的那种惊喜,另外一些厂商对找到漏洞的人还会有现金或是虚拟货币的奖励,可以交换一些商品。

  新京报:寻找网站漏洞,是不是意味着要去攻击这些网站?

  汪正扬:你想找到漏洞,必须要先攻击这个网站,只有实现了这样的操作,才能给对方提交报告说这里存在漏洞,提出修补建议。

  新京报:除寻找漏洞外,有报道说你为不写作业进入学校答题系统,还在网站花一分钱买了2500的商品?

  汪正扬:答题系统是我们学校买给高中部用,我们初中部是不用那种系统的,只不过我发现漏洞提交时开玩笑说,这回高中同学可以不用写作业了,结果被媒体误解了。那家网站也是,网站密码校验有一个地方出了问题,我就把原价2500元的商品修改成了1分钱,等于说有2499.99元的折扣。提交完漏洞后我把密码退回去了,没换任何商品。

  新京报:毕竟你使用的是黑客技术,那你怎么去理解“黑”与“白”的差别?

  汪正扬:有一些人整天在网上黑网站,遇到个人信息下载下来卖钱,遇到密码就放在自己的密码库里用来盗号,这样很不道德,是不对的。我是不一样的,我会立即告诉对方,导致漏洞的问题可能出在哪里,如果已经公布了源代码,我会直接将修补漏洞的文件传过去。

  新京报:现在别人称你为“年龄最小的黑客”,你怎么看?

  汪正扬:我更愿意被称为“白帽子”。和黑客的恶意攻击不同,“白帽子”是善意的,他们发现漏洞都会及时提交给网站,建议或帮助网站进行修补,就像医生诊断治疗疾病。我不会用技术做违法的事,这一点很关键。

  互联网大会

  现实中证明自己的存在

  新京报:你是如何参加互联网大会的?

  汪正扬:找网站漏洞同时,我也常在群里和朋友们交流,有人跟我提到市公安局和360公司的“网安启明星”工程,因为和网络安全有关,又是专门搞网络安全的公司办的,就参加了,后来被评上了优秀学员,这次开会时360公司也联系我参加。

  新京报:在互联网大会上,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汪正扬:最大的收获是可以和那些厉害的“大腕”们交流。我觉得跟他们在一起挺有意思的,在技术和其他方面都能得到很多宝贵的经验,让我觉得从事网络安全是很有前途的。

  新京报:互联网大会的演讲嘉宾中,你的年龄是最小的,会紧张吗?

  汪正扬:非常紧张,我讲完汗都下来了,但没想过要放弃。我想让别人知道,我这个年龄也能搞网络安全,我想在现实证明自己的存在,希望被注意到。

  新京报:对于自己的未来,还有什么打算?

  汪正扬:我希望通过努力能上个好大学,继续学计算机,还可能会去创业。我喜欢控制自己的节奏,不喜欢被控制。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黄颖 见习记者 陈瑶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