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3.27万亿元是怎么花的?中国中央部门第九次集中“晒账本”

  中新社北京7月19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部19日上午公布2018年度部门决算,随后国家邮政局、国家信息中心、科学技术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外交部、水利部、国家发改委等共计93个中央部门的“决算账本”如约而至。这是中央部门连续第9年晒出“决算账本”。

资料图:财政部。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资料图:财政部。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据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6月26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的《关于2018年中央决算的报告》,中央本级支出32707.81亿元(人民币,下同)。

  社会关注的“三公”经费,2018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39.92亿元,比预算数减少17.14亿元。刘昆解释,这主要是中央部门按照过紧日子的要求,从严控制和压缩“三公”经费支出,以及受客观因素影响,部分因公出国(境)、外事接待任务未实施,公务用车支出减少。

  包括“三公”经费在内,中央部门19日集中公布各自账本。“今年的决算公开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钱花在什么地方、效果如何,公众一目了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决算工作细致化,规范化、科学化大幅提高。

  从中央部门决算公开的情况看,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决算涉及到公众对财政花钱的了解,决算涉及到政府履职情况。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表示,中央部门决算公开越来越细,范围越来越宽,数字背后是政府干了多少事;决算公开的制度基础在不断夯实,今年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改革方案公开决算,反映政府办事花钱花在什么地方,花钱更加细致;决算公开体现了政府更加注意资金绩效,不在于花钱多少,而在于该不该干,说明政府理财观念在改变。

  推动决算公开的同时,近年来财政部还积极推动绩效自评信息公开,逐年扩大重点项目和政策绩效自评结果向社会公开范围,使社会公众更加清楚地知道政府预算资金都干了什么事,取得了什么效果。

  今年财政部选择20个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随同2018年中央决算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随同中央决算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送的项目绩效自评表的数量增长到265个,比上年增长46%。

  白景明分析,今年重点绩效评价公开范围更广,力度更大,覆盖了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包括了中央本级项目、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单位整体支出,公开数量较去年也有了大幅增长。

  不容忽视的是,绩效自评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白景明介绍,部分项目年初预算编制及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部分项目执行监控不力、部分项目产出效果不明显、个别项目绩效自评结果客观性不足、绩效自评结果公开比例较低、绩效自评结果运用不足等,需要在今后部门预算管理中予以完善。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中央部门正在针对绩效自评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审计抽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将绩效自评结果作为编制下一年度预算、改进管理和完善政策的重要依据。下一步,财政部将按照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绩效自评办法,推动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压实中央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的绩效主体责任,持续提升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扎实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完)

责任编辑:张君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