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盘点中国地方经济半年报:湖北“跑步”复苏,各地强势“填坑”

  (经济观察)盘点中国地方经济半年报:湖北“跑步”复苏,各地强势“填坑”

  中新社北京8月1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上半年中国31个省份GDP数据近日已全部揭晓,在同比增速和经济总量两项上,湖北和广东分别摘取全国第一。但相比排名更重要的是,各地正迅速填上去年被疫情砸下的“坑”,经济运行渐归常态。

  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记者查阅各地方统计局数据发现,共有10个省份上半年同比增速超全国水平,17个省份两年平均增速跑赢全国。

  具体而言,去年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湖北继续“跑步”复苏,上半年GDP同比增速高达28.5%;增长17.5%的海南列第二,浙江、北京以13.4%的增速并列第三。其他上半年同比增速跑赢全国的省份还有:江苏(13.2%)、广东(13.0%)、安徽和江西(12.9%)、山东和重庆(12.8%)。

  从更能客观反映经济恢复和实际发展情况的两年平均增速看,上半年增长最快的前三名分别是西藏(7.1%)、海南(7.0%)、江苏(6.9%)。湖北两年平均增长1.8%。

  在经济总量方面,广东、江苏、山东依然稳稳占据前三强。上半年,广东GDP总量达到57226.31亿元(人民币,下同),江苏达到55199.63亿元,双双进入“5万亿元俱乐部”。山东以38906.35亿元位居第三,与紧随其后的浙江(34556亿元)共同跨过3万亿元大关。

  半年GDP规模5万亿元(约合7739亿美元)是什么概念?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20年,发达国家澳大利亚GDP规模约1.33万亿美元,折半计算尚不到7000亿美元。

  总体来看,在中国经济整体运行稳中加固的背景下,各地方经济正在强势回补。以湖北为例,上半年该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4.1%、2.1%、1.6%,仅用两个季度就实现三次产业两年平均增速均为正数。

  湖北省统计局总统计师叶福生说,剔除疫情带来的基期影响,与2019年同期相比,湖北主要指标增速表面回落、实际回升,经济复苏进程不断加快,逐步向正常增速水平收敛,初步实现“把去年负增长的部分补回来”的阶段性目标。

  在经济体量稳居全国首位的广东,该省统计局局长杨新洪表示,广东正回归常态增长轨道,这种恢复态势是在克服了5、6月份的局部地区疫情,以及缺芯等影响下取得的。上半年广东GDP规模占全国总量的规模约为10.8%,从整个体量来看是全国经济的重要构成,体现出增长已经回稳。

  作为中国经济增长主引擎,各地消费亦渐归常态。旅游大省海南从两年平均增速看修复进度走在全国前列,该省上半年餐饮收入129.62亿元,同比劲增89.1%。海南省统计局贸易与外经旅游处负责人介绍,随着疫苗接种群体不断扩大,居民外出就餐的消费需求加快释放,叠加节假日旅游市场消费需求,进一步活跃了海南餐饮市场。

  各地经济回补过程中,新动能亦不可忽视。浙江省统计局总统计师王美福说,上半年该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接近4000亿元,同比增长17.6%,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1.5%;两年平均增长18.5%。其中,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等以数字经济为主体的产业增长都比较快,如可穿戴智能产品两年平均增长超过40%。

  随着各地经济复苏,民众钱包也在恢复元气。上半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地方层面共有10省份高于这一水平,依次为: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天津、广东、福建、山东、辽宁、重庆。前三名中,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357元,是唯一超过4万元的地区;其后的北京、浙江分别为38138元、30998元。

  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为居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国家统计局住户司司长方晓丹介绍,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0104元,增长12.1%,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两年平均增长7.2%。随着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居民就业形势不断向好,带动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