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开网约车的生活,张师傅微胖的脸上现出笑容,乐呵呵地回答记者:“刚开始确实不太会用,路也不太熟,不过我心态挺好,实在找不到路了,就停下问人。身体不好的时候,我就休息。”

  尽管仍然留恋武钢的岁月,但“想开了”的张师傅并无太多抱怨:“很多下岗工人不是去当保安就是去打工了,我也不愿意做那些。做网约车,时间比较自由,很多时候,我身体不好就没跑,目前一个月也能挣3000多元。”

  往昔

  “当时,只要你穿着武钢的工服,别人都很羡慕,走在街上都是很有面子的。”

  “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个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上世纪50年代,全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钢铁工业建设。被称为“共和国钢铁长子”的武汉钢铁集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它于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产,曾连续六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在过往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武钢几乎是武汉的一个“传说”。武汉青山区内几乎所有的基础设施、商业、医疗、教育等配套都围绕以武钢为首的大型工业企业运转。武汉的核心区域“红钢城”,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苏联援建。武钢宿舍,从空中俯瞰,皆是错落有致的四层、六层红砖尖顶俄罗斯式建筑,这些建筑,像一个巨大的“囍”字在地面铺开。

  居住在这里的数万青山区居民,大部分都曾是武钢职工,他们的孩子,在武钢下设的幼儿园读到高中,随后通过技校或者子承父业的方式进入武钢,“钢城”人的生老病死,和庞大得几乎无所不包的武钢紧密关联在了一起。

  对于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能成为武钢工人,是非常自豪的。一位武钢工人告诉记者,他初中毕业时,想考武钢的技校,当时报名的人数竟达7000人,然而最后录取的只有约340人,竞争激烈堪比如今的“国考”。

  回想起当年的武钢,张师傅的眼里充满光彩:“当时,只要你穿着武钢的工服,别人都很羡慕,走在街上都是很有面子的。”

  钢铁效益最好的上世纪90年代,武钢的福利之好简直可用令人咋舌来形容。一位老工人告诉记者:“一年四季,我们都有发不完的水果,米面粮油,甚至有两个月,我们还发了双倍工资。那时,哪家要有两口子在武钢,全家五六口人的吃喝都不愁,就连一些时髦的电器,武钢人都可以比其他武汉人更早用上。”

  工人身份带来的荣耀,工资福利带来的诱惑,促使当年无数人通过顶职(比如父亲退休儿子顶上)、托关系、考技校的手段进入武钢,而早一辈的武钢人,往往能在一个岗位上待到退休,安享晚年。张师傅身边大部分的亲戚和朋友都是武钢职工:“我哥哥、姐姐家的孩子都在武钢上班,大家也都愿意去武钢上班,毕竟那时,在武钢工作就意味着有了铁饭碗啊!”

  没落

  一个穿着背心的老汉问记者:“要招工吗?”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后,他失望地摆摆手走了。

  今年3月,武钢集团董事长马国强在两会期间表示:未来武钢在武汉本部的产能将会逐渐减量,从目前的1800万吨,压减至1500万吨甚至1000万吨。

  在离开之前,张师傅自己也明显感觉到,武钢的效益不如以前:“以前我们收入算高的,福利也还可以,但我走之前,好多年都没有发过东西了,有的时候,连年终奖都没有。”

  对于如今年轻一辈武钢职工,生活变得有点艰难:“我侄子现在每个月也就拿两三千元,有些年轻人还要还房贷、车贷。”

  如今走在曾承载三代武钢人记忆的钢城街道上,很多建筑,包括历史悠久的“红房子”,都有一个硕大的“拆”字。记者询问小卖店店主,哪里可以找到武钢下岗工人,店主一脸惊讶地笑道:“这不到处都是吗?你到红房子那一块随便找个年纪大的,或者小区门口的保安,保证是!”

  走进“红房子”,老人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打牌,好奇地打量着走进来的年轻人,一个穿着背心的老汉问记者:“要招工吗?”

  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后,他失望地摆摆手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