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感失落 现演出不足10场

  2006年,舟舟的妈妈去世,对舟舟打击很大。每逢有人在舟舟面前提起妈妈,他都会掉眼泪。

  也是从那年起,舟舟的名气渐不如前。“舟舟后来签约的单位都是冲着他的名声,并不是真的做音乐,所以合作不久就分道扬镳了。”此时的胡厚培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儿子唯一的乐趣。

  随后他还自己出钱为舟舟组建乐队,但这个乐队在2010年后也因为运营困难解散了。

  没有了乐队,就如同没有了自己的阵地。

  从2010年开始,舟舟大部分时间都只能留在家里,偶尔有演出的时候才能踏上舞台。

  “他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对他来说就是演出少了。”胡厚培说,无事在家的舟舟总会成天耷拉着脑袋,提不起精神。“能看得出,他有失落感。”

  而今,舟舟从每年上百场的演出,已经减少到不足十场。尽管在胡厚培眼里,“舟舟还是一个很有名气的人”,但对于眼前,他也很清楚,“舟舟多少被人遗忘了。”

  历程 有了演出 婉拒残联补助

  胡厚培说不清楚,舟舟究竟是如何从辉煌渐渐走向沉寂的,但从这些年的经历中似乎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据了解,中国目前有智力残疾人568万,约占总人口的1%-1.3%。国家从1999年起就出台了相应政策:0-6岁有早期康复救助,学龄段的去学校完成义务教育,有条件的地区还会学习一技之长。中残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残疾人每个阶段都有补助,但国家的补助是按照贫困情况定的,且必须要自己申请。”

  胡厚培称,武汉残联提出为舟舟补助,但当时他们有演出,条件还可以就拒绝了。后来离开中残联后,只从社区申请了低保。

  舟舟曾经是中残联艺术团的重量级演员,中残联艺术团的工作人员说,主要是因为他父亲组织他在外面演出,自己组建了一个乐团,“在2005年离开了艺术团。”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艺术团本身没有乐团,从前舟舟演出都要去当地请乐团来配合指挥,就很麻烦。

  “目前中残联有60多名残疾人演员,主要是聋孩子和盲孩子。”工作人员介绍,对音乐有天赋的是20多名盲孩子,而其他40名聋孩子则是由艺术团培养起来的。

  “舟舟需要指挥乐团,而盲孩子看不见指挥。因此从艺术团内部组织乐团比较困难。”工作人员的说法也印证了胡厚培之前的考虑:“残联艺术团里没有乐团,舟舟总是无事可干。”

  合作失败 乐团经营难维持

  然而,组建乐团的这条路远没有胡厚培想得容易。2006年,武汉一个演出单位聘请舟舟演出,与他签了一份5年的合同。

  “我们和那个单位合作了一年后,由于这个老板不善经营,就将这个活动中心转给了一个做市场运营的人。”胡厚培回忆,这个人在运营期间,拼命降低成本,将原本需要40多人的乐队减少到只有28人,我不愿意让舟舟成为别人挣钱的工具,2008年就和他们分道扬镳了。

  这场合作并不愉快。

  对此,当年与舟舟合作的李华山向记者坦言,当年的合作的确是不欢而散,但他也有诸多无奈。

  “我们当时是根据市场的规律办事,但资金承受不了,我们只能减少人员。”李华山说,像四五十人大乐队的这种演出,是演一场亏一场的,因为现在没有大企业赞助,也没有政府资金的情况下,都是靠市场卖票的。“和舟舟合作的那一年,我们几乎没有挣钱。当时做这件事的初衷也是同情舟舟是个残疾人,想做点好事。”

  对于后来胡厚培自己组建的乐团没能经营下去,李华山也认为“他是个做音乐的人,完全没有市场经营的能力。而在没有政府财政拨款的情况下,自己想组织一个乐团,根本是养不起的,成本非常高。”

  为了让舟舟继续实现演出梦,胡厚培自己出钱帮舟舟组建了一支52人的乐队。“之前舟舟表演挣的大部分钱都投进了这支乐队,乐队里50多人就靠着舟舟的名气养活。”胡厚培说,在运行了两年后,这支乐队也因资金问题解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