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新月 周瑞华 徐娇)我们常常可以在各类社交网络上看见关于年轻抑郁症患者的报道,但事实上,老年群体抑郁症患病率更高!当家里的老人开始喃喃自语,反复强调自己受到过的伤害,不停的怀疑有人要伤害自己,稍不顺心意便要离家出走时,你是不是认为他只是“老年痴呆”了?你是否思考过,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不是得抑郁症了?而他们种种异常的表现,仅仅是抑郁症的冰山一角…老年抑郁症患者日常发病的表现形式并不全然一致,但都以意识行为、情绪变化为主要发作症状。

广告

  李先生(化名)近年来退休在家,与妻子两人居住。原本性格开朗的他,喜欢与邻居聊天、打牌,但近半年来,他反复向儿女诉说自己常常失眠、头昏、心慌、无力、且感到身体多处器官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家人带至多家医院就诊检查,均未查出明显器质性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先生的症状愈发严重,变得沉默寡言,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了自杀意念,感觉自己的生活失去了目标和意义,觉得自己成了家人的负担。食欲也显著下降,体重在短短几周内减少了约10公斤。家人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带李先生前往武汉市汉口医院就诊。

  汉口医院心理康复科主任董汉宁在详细了解了李先生的症状和生活变化后,结合临床表现和量表评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等)以及李先生院外实验室检查和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李先生可能患有“老年抑郁障碍”。李先生经过系统的抗抑郁药物联合小剂量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认知行为治疗、物理疗法、适度运动等治疗后,再也不像以前眉头紧锁、忧心忡忡,没有总说身体各种不舒服了,与人交流也有好转,情绪、睡眠得到明显改善。

  “老年抑郁症”到底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导致的?董汉宁主任介绍,广义老年抑郁障碍是指 (通常是≥60岁)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都障碍,既包括老年期首次发作的抑郁障碍,也包括老年期前发病持续到老年期或老年期复发的抑郁障碍,还包括老年期的各种继发性抑郁障碍,一般病程较长,部分可发展为难治性抑郁。其发生是多因素结果,人到老年,由于生理上的老化、社会交往、角色地位的改变以及心理功能的变化,容易产生一些消极的情感,慢性病痛、药物副作用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或加重抑郁症状。

  如何分清“老年抑郁症”和“老年痴呆”?智能损害程度不同:老年抑郁症患者智能障碍是暂时性的、部分性的,每次检查的结果都不相同。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智能损害是比较全面的,而且呈进行性的恶化。疾病症状不同:老年抑郁的症状是认知功能的下降,记性不好、老是忘事等,但随着抑郁情绪的改善之后,它的认知功能的下降是可逆的。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是认知功能下降,以记忆力减退为主,逐渐出现抑郁、焦虑,或者情绪的不稳定等,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不可逆。疾病病发速度不同:老年抑郁症起病较快,发展迅速。而阿尔茨海默病则起病缓慢发展也缓慢,但病情进行性加重。

  面对老年抑郁障碍,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至关重要,需要家人提高正确认识,寻求专业帮助,提供情感支持和陪伴,保持规律的作息、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以促进身心健康。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干预与治疗,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有充实、快乐的晚年生活!

讲述你身边的故事!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人在武汉 官方微信(v5da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