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湖之市”陷毁湖护湖怪圈“百湖之市”陷毁湖护湖怪圈

  作为“百湖之市”的武汉,一方面在花巨资治湖,一方面湖泊却在继续遭到侵蚀与破坏。一位环境法教授曾这样形容武汉的毁湖护湖怪圈:当初制定湖泊保护措施走在全国前列,但破坏也走在全国前列,湖泊的锐减恐怕在全国也是史无前例的。

  法治周末记者 王阳

  发自湖北武汉

  已过了知命之年的徐红兵,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往日回忆中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在自家屋后的湖中嬉水,柳荫下垂钓。

  只不过短短的半个世纪,“百湖之市”的武汉对市民来说,便变得徒有虚名。对于湖泊消失的原因,徐红兵一直都没有找到答案。直到有一天,徐红兵通过信息公开,得知了武汉一起最大填湖案的查处结果后,他似乎明白了其中的一些端倪:最高罚单流于形式,“湖长制”形同虚设,相关问责如同“罚酒三杯”。

  尽管如此,要说武汉人不重视湖泊保护,恐怕还是没有多少人会相信。2015年春节长假后的第一次市政府常务会就审议通过了《武汉市第三批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从湖北荆门市委书记履新武汉市代市长的万勇自称:“在武汉工作,不重视湖泊就是不称职。”

  武汉市水务局局长左绍斌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湖泊是全体武汉人民的共同财富,按照武汉市制定的“锁定岸线、全面截污、还湖于民、一湖一景、江湖连通”20字的湖泊保护总体思路,武汉市现已建设环湖亲水绿道300多公里,建成湖泊公园29个,国家、省级湖泊湿地5个,“经过近几年的治理,有的湖泊湖面恢复,有的水质上升,有的湖景初现,治理成效显著”。

  每两年消失3个湖泊

  一座城市里怀抱着100多个湖泊,中国唯一,世界少见。因此,武汉也有了“江城”“百湖之市”“梦里水乡”等美誉。

  曾几何时,武汉的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是这座城市的骄傲。连许多地名,都有一个“湖”字,如杨春湖、金银湖、南太子湖……

  而在今天,武汉人在为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而欣喜时,也为率先成为全国首个被戏言“看海”的城市而忧心。沙湖被填、官桥湖污染、南湖翻塘、东湖水华……各种和湖泊相关的负面新闻,屡屡见诸报端。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武汉城区的湖泊从建国初的127个,已经锐减到38个,平均每两年消失3个湖泊。

  徐红兵指着最新的武汉市区地图告诉记者,现在汉口火车站的北边,东至姑嫂树路,西至常青路,南至发展大道,北至三环线,就是原来杨汊湖的水域范围。

  碧水连天,荷叶连连,飞鸟蹁跹,群鱼戏水,这是老武汉人记忆中杨汊湖的美丽图景。但如今,映入路人眼帘的是密集的居民楼,车水马龙的街道,还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昔日的杨汊湖,成了一个带有“湖”字的地名。

  杨汊湖的“人间蒸发”,仅是武汉这座“百湖之市”城市变迁的一个缩影。过去的近半个世纪,武汉市内所有的湖泊水域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减,无一幸免。

  沙湖,是武汉内环区域内最大的湖泊,曾经有近万亩规模的水域。那时的人站在湖边向远处望,只能看见白茫茫的一片,让人联想到了“海”。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由于城市的发展和房地产的开发,遭填占严重的沙湖,日益变少、变小、变脏。法治周末记者的采访车离湖还有几十米距离,污水的臭味就已扑面而来。有媒体调查后发现,沙湖的面积现在已锐减到不足120亩。

  位于武汉中心城区的东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但也遭受到了与沙湖相同的命运,20年减少了约1100亩;位于远郊的南湖,一座座楼盘依湖而起,像一堆栅栏把湖围得严严实实;还有偌大的汤逊湖,放眼望去,周边也是高楼林立。

  范湖,老武汉人耳熟能详的这个地名,现在仅给后人留下关于湖泊的回忆。还有更多的大小湖泊,连名字都没留下,就永远消失在岁月的河流中。

  伴随着大量湖泊的消失,各种带“湖”字的商品房广告,出现在武汉市的大小城区。

  法治周末记者查阅往日的报刊,得知在武汉的历史上,有过两次填湖高潮:第一次高潮是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彼时的中国,为解决粮食问题,各地争先恐后地“向湖泊要粮”,武汉市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第二次高潮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后。市政建设和房地产市场的升温,大量的湖域面积被吞噬,武汉所存不多的湖泊自然在劫难逃。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金伯欣,是我国湖泊与水资源环境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他经过认真调查后认为,武汉湖泊数量减少、面积锐减,既有特殊历史背景下围湖造地、围湖养鱼的“历史之殇”,也有因城市建设需要而填湖占湖的“发展之殇”,更有屡禁不止的违法填湖的“现实之殇”。